加藥裝置雙頭液壓隔膜泵按其所配執行機構使用的動力,可以分為氣動、電動、液動三種,即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的氣動隔膜泵,以電為動力源的電動隔膜泵,以液體介質(如油等)壓力為動力的電液動隔膜泵。
現有的電動隔膜泵多為單個泵體,流量小、效率低。
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流量大、效率高的雙頭隔膜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頭隔膜泵,包括:泵體、設于泵體的同一端且前后對稱的一對缸體、設于各缸體上的泵頭、前后對稱設于泵體內部的一對的連桿機構、設于各缸體的外側端的調節旋鈕。
加藥裝置雙頭液壓隔膜泵各泵頭包括:隔膜罩、連接于該隔膜罩底部的進液口、設于隔膜罩內的隔膜片、設于隔膜罩頂部的出液口。
進液口與出液口上皆設有用于防止管道內液體倒流的止回閥。
連桿機構包括:蝸桿、與該對蝸桿嚙合的蝸輪、與蝸輪傳動連接的偏心軸、內側端活動套設于該偏心軸上的連桿、內側端與連桿的外側端鉸連的且處于所述缸體中的腔體活動配合的活塞桿、設于該活塞桿上的活塞頭、設于所述缸體的壁體上并與所述腔體相通的用于保證每次沖程自動補油的補油口、設于所述缸體的壁體上并與腔體內相通的鄰近活塞頭端的回油孔、設于泵體內與所述泵頭的出液口底部相連的排油孔。
隔膜罩的內壁與所述隔膜片構成的空腔與所述排油孔和回油孔相連通。
活塞頭與缸體內的腔體活動配合且活塞頭的前端邊緣部設有倒角。
調節旋鈕與活塞桿相連,通過調節旋鈕控制活塞桿移進或移出來改變油旁路的增加或減小,促使工作油減少或增加。
傳動機構設于潤滑油內,用于*運行。
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雙頭隔膜泵由電機傳遞動力給蝸桿、蝸桿帶動蝸輪實現減速旋轉,促使偏心軸旋轉,偏心軸帶動連桿做往復運動,連桿帶動活塞在缸體內做往復運動,促使液壓油的壓力變化,使液壓隔膜式撓曲位移來輸送介質。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雙頭隔膜泵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I至3,本實施例提供的雙頭隔膜泵,包括:泵體I、設于泵體I的同一端且前后對稱的一對缸體3、設于各缸體3上的泵頭2、前后對稱設于泵體I內的一對的連桿機構、設于各缸體3的外側端的調節旋鈕4。
泵頭2包括:隔膜罩2-1、連接于該隔膜罩2-1底部的進液口 2-2、設于隔膜罩2-1內的隔膜片2-3、設于隔膜罩2-1頂部的出液口 2-4。
進液口 2-2與出液口 2-4上皆設有用于防止管道內液體倒流的止回閥2-5。
連桿機構包括:蝸桿5、與該蝸桿5嚙合的蝸輪6、與蝸輪6傳動連接的偏心軸7、內側端活動套設于該偏心軸7上的連桿8、內側端與連桿8的外側端鉸連的且處于所述缸體3中的腔體14活動配合的活塞桿9、設于該活塞桿9上的活塞頭10、設于所述缸體3的壁體上并與所述腔體14相通的用于保證每次沖程自動補油的補油口 11、設于所述缸體3的壁體上并與腔體14相通的鄰近活塞頭10的回油孔12、設于泵體I內的與所述泵頭2的出液口底部相連的排油孔13。
所述隔膜罩2-1的內壁與所述隔膜片2-3構成的空腔與所述排油孔13和回油孔12相連通。
所述活塞頭10與缸體3內的腔體14活動配合且活塞頭10的前端邊緣部設有倒角。
所述調節旋鈕4與活塞桿10相連,通過調節旋鈕3控制活塞桿10移進或移出來改變油旁路的增加或減小,促使工作油減少或增加。
所述傳動機構設于潤滑油內,用于*運行。
工作時,雙頭隔膜泵由電機經蝸桿5帶動蝸輪6旋轉,促使偏心軸7旋轉并帶動連桿8做往復運動,并使連桿8帶動活塞頭10在缸體3內做往復運動,促使液壓油的壓力變化,使液壓隔膜式撓曲位移來輸送介質。當活塞10向內移動時,回油孔12被封住,腔體14內的壓力增大,使得壓力油從排油孔13中噴出推動隔膜片2-3并將所述隔膜罩2-1中的藥液從所述出液口 2-4中排出;當活塞10向外移動時,回油孔12被打開,腔體14內的壓力減小,液壓油倒流回腔體14,使隔膜片2-3返回,并從所述進液口 2-2將藥液吸進所述隔膜罩2-1。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隔膜泵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