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分析儀是按照離子的質荷比(m/z)不同,分離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測定分子量并進行成分和結構分析的一種精密、高效的多功能分析儀器。
發展歷史:
1910年,英國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湯姆遜研制出*臺現代意義上的質譜儀器。這臺質譜儀的誕生,標志著科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質譜學的開創。
1934年誕生的雙聚焦質譜儀是質譜學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
1943年,*臺商用質譜儀出現,質譜儀從此進入了工農業生產領域。
20世紀50年代是質譜技術飛速發展的一個時代。在質量分析器方面,高分辨雙聚焦儀器性能進一步提高,并出現了四極濾質器、脈沖飛行時間分析器等。
20世界60年代末,進行了串聯質譜儀研制,氣相色譜和質譜聯用的成功,從而使得質譜在復雜有機混合物分析方面占有*的地位。
20世紀90年代,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源、電噴霧電離源、大氣壓化學電離源、大氣壓化學電離源,開創了質譜技術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新領域。
2002年由于發明了“用于生物大分子的電噴霧離子化和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離子化質譜分析法”,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與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共享該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質譜分析儀工作原理:質譜儀離子源使試樣分子在高真空條件下離子化,分子電離后因接受了過多的能量進一步碎裂成較小質量的多種碎片離子和中性粒子,它們在加速電場作用下獲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均動能而進入質量分析器,質量分析器將同時進入其中的不同質量的離子,按質荷比m/e大小進行分離,分離后的離子依次進入離子檢測器,采集放大離子信號,經計算機處理,繪制成質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