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和標準和海綿城市的目標
僅僅依靠傳統排水系統將難以實現,而需要通過綜合性的措施,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和標準和海綿城市的目標。楊正等通過測量北京城區部分道路橫縱坡,核算、研究道路的排水能力。結果顯示,在監測路段較小的橫縱向坡度條件下,道路地表的排水能力加上地下已有的1年一遇的雨水管道排水能力,可綜合達到3-5年甚至更高的排水標準,但難以達到10年一遇以上的標準。經計算,如果再結合源頭的LID滯蓄措施,則*有可能達到10年遇以上的大排水系統的標準,具體情況需要通過實際條件下的測算或模擬分析決定實際上,這也是在已發生的一些特大暴雨條件下,許多雨水管道標準較低的老城區也并未都發生嚴重的水澇的原因之一。
即,這種設計或非設計蓄排系統的銜接實際上實現了比設計管道更高標準的排水防澇作用。喬夢曦等人通過swMM模型模擬研究也表明,應用源頭“微調蓄”措施,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原排水系統的排水標準從1年一遇提高至3年一遇,或從3年一遇提高至5年一遇或更高。這也充分說明,必須依靠合理的蓄、排系統銜接,才能以更少的投資、更合理的方式達到排水防澇和總量控制目標,而不同尺度和功能的調蓄設施及其容積在城市空間及各子系統中的合理配置將是這一技術的重點和難點。對新建城市或區域,從理論上說,通過上述科學構建的蓄排系統,可相對容易地實現上述綜合目標??筛鶕碌挠晁芮藴省葷撤乐螛藴?結合土地利用規劃、景觀規劃和道路規劃,充分利用綠地空間和地表豎向關系,優先采用源頭“微調蓄”設施和多功能調蓄設施,結合大小排水系統,以較小的投入,達到較高的標準,獲得更高的產出,實現系統的優化。但關鍵是,需要城市規劃、建筑、園林景觀、道路和市政排水相關專業和部門的高度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