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厭氧反應器按需
UASB反應器廢水被盡可能均勻的引入反應器的底部,污水向上通過包含顆粒污泥或絮狀污泥的污泥床。厭氧反應發生在廢水和污泥顆粒接觸的過程。在厭氧狀態下產生的沼氣(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內部的循環,這對于顆粒污泥的形成和維持利。在污泥層形成的一些氣體附著在污泥顆粒上,附著和沒附著的氣體向反應器頂部上升。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擊三相反應器氣體發射器的底部,引起附著氣泡的污泥絮體脫氣。氣泡釋放后污泥顆粒將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附著和沒附著的氣體被收集到反應器頂部的三相分離器的集氣室。置于集氣室單元縫隙之下的擋板的為氣體發射器和防止沼氣氣泡進入沉淀區,否則將引起沉淀區的絮動,會阻礙顆粒沉淀。包含一些剩余固體和污泥顆粒的液體經過分離器縫隙進入沉淀區。
由于分離器的斜壁沉淀區的過流面積在接近水面時增加,因此上升流速在接近排放點降低。由于流速降低污泥絮體在沉淀區可以絮凝和沉淀。累積在三相分離器上的污泥絮體在一定程度上將超過其保持在斜壁上的摩擦力,其將滑回反應區,這部分污泥又將與進水機物發生反應。
UASB厭氧反應器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進水和配水系統、反應器的池體和三相分離器。
UASB厭氧反應器:
廢水厭氧生物技術由于其巨大的處理能力和潛在的前景,一直是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熱點。從傳統的厭氧接觸工藝發展到現今流行的UASB工藝,廢水厭氧處理技術已日趨成熟。隨著發展與資源、能耗、占地等因素間矛盾的進一步突出,現的厭氧工藝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如何處理發展帶來的大量高濃度機廢水,使得研發技術更優化的厭氧工藝非常必要。內循環厭氧處理技術(以下簡稱IC厭氧技術)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處理技術,它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荷蘭PAQUES研發成功,并推入廢水處理工程市場,目前已成功于土豆加工、啤酒、食品和檸檬酸等廢水處理中。實踐證明,該技術去除機物的能力遠遠過普通厭氧處理技術(如UASB),而且IC反應器容積小、投資少、、,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厭氧處理技術。
根據UASB內污泥形成的形態和達到的COD容積負荷,可以將污泥顆?;^程大致分為三個運行期:
(1)接種啟動期:從接種污泥開始到污泥床內的COD容積負荷達到5kgCOD/m3.d左右,此運行期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2)顆粒污泥形成期:這一運行期的特點是小顆粒污泥開始出現,當污泥床內的總SS量和總VSS量降至低時本運行期即告結束,這一運行期污泥沉降性能不太好;
(3)顆粒污泥成熟期:這一運行期的特點是顆粒污泥大量形成,由下逐步充滿整個UASB。當污泥床容積負荷達到16kgCOD/m3.d以上時,可以認為顆粒污泥已培養成熟。該運行期污泥沉降性很好。
UASB厭氧反應器按需
外設沉淀池防止污泥流失
在UASB內雖氣液固三相分離器,混合液進入沉淀區前已把氣體分離,但由于沉淀區內的污泥仍具較高的產甲烷活性,繼續在沉淀區內產氣;或者由于沖擊負荷及水質突然變化,可能使反應區內污泥膨脹,結果沉淀區固液分離不佳,發生污泥流失而影響了水質和污泥床中污泥濃度。為了減少出水所帶的懸浮物進入水體,外部另設一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回流到污泥床內。
設置外部沉淀池的好處是:
(1)污泥回流可加速污泥的積累,縮短啟動周期;
(2)去除懸浮物,改善出水水質;
(3)當偶爾發生大量漂泥時,提高了可見性,能夠及時回收污泥保持工藝的穩定性;
(4)回流污泥可作進一步分解,可減少剩余污泥量。
UASB的啟動
1、污泥的馴化
UASB設備啟動的難點是獲得大量沉降性能良好的厭氧顆粒污泥。加以馴化,一般需要3-6個月,如果靠設備自身積累,投產期長可長達1-2年。實踐表明,投加少量的載體,利于厭氧菌的附著,促進初期顆粒污泥的形成;比重大的絮狀污泥比輕的易于顆粒化;比甲烷活性高的厭氧污泥可縮短啟動期。
2、啟動操作要點
(1)應一次投加足夠量的接種污泥;
(2)啟動初期從污泥床流出的污泥可以不予回流,以使特別輕的和細碎污泥跟懸浮物連續地從污泥床排出體外,使較重的活性污泥在床內積累,并促進其增殖逐步達到顆粒化;
(3)啟動開始廢水COD濃度較低時,未必就能讓污泥顆?;俣燃涌?
(4)初污泥負荷率一般在0.1-0.2kgCOD/kgTSS.d左右比較合適;
(5)污水中原來存在的和厭氧分解出來的多種揮發酸未能效分解之前,不應隨意提高機容積負荷,這需要跟蹤觀察和水樣化驗;
(6)可降解的COD去除率達到70-80%左右時,可以逐步增加機容積負荷率;
(7)為促進污泥顆?;磻獏^內的小空塔速度不可低于1m/d,采用較高的表面水力負荷利于小顆粒污泥與污泥絮凝分開,使小顆粒污泥凝并為大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