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線探傷檢測(radiographic testing) ----
射線探傷檢測作為五大常規無損檢測方法之一,在工業上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它既用于金屬檢查,也用于非金屬檢查。對金屬內部可能產生的缺陷,如氣孔、針孔、夾雜、疏松、裂紋、偏析、未焊透和熔合不足等,都可以用射線檢查。應用的行業有特種設備、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水工成套設備和橋梁鋼結構。
射線探傷的基本原理如下:
當強度均勻的射線束透照射物體時,如果物體局部區域存在缺陷或結構存在差異,它將改變物體對射線的衰減,使得不同部位透射射線強度不同,這樣,采用一定的檢測器(例如,射線照相中采用膠片)檢測透射射線強度,就可以判斷物體內部的缺陷和物質分布等。
射線探傷常用的方法有X射線探傷、γ射線探傷、高能射線探傷和中子射線探傷。對于常用的工業射線探傷來說,一般使用的是X射線探傷、γ射線探傷。
射線對人體具有輻射生物效應,危害人體健康。探傷作業時,應遵守有關安全操作規程,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X射線探傷裝置的工作電壓高達數萬伏乃至數十萬伏,作業時應注意高壓的危險。
射線探傷原理:
利用 X射線或γ射線在穿透被檢物各部分時強度衰減的不同,檢測被檢物中缺陷的一種無損檢測方法。
原理:被測物體各部分的厚度或密度因缺陷的存在而有所不同。當X射線或γ射線在穿透被檢物時,射線被吸收的程度也將不同。若射線的原始強度為 ,通過線吸收系數為μ的、厚度為t的材料后,強度因被吸收而衰減為 ,其關系為 。若將受到不同程度吸收的射線投射在膠片上,經顯影后可得到顯示物體厚度變化和內部缺陷情況的照片(X射線底片)。這種方法稱為X射線照相法。如用熒光屏代替膠片直接觀察被檢物體,稱為透視法。如用光敏元件逐點測定透過后的射線強度而加以記錄或顯示,則稱為儀器測定法。
探傷方法介紹
工業上常用的射線探傷方法為X射線探傷和γ射線探傷。指使用電磁波對金屬工件進行檢測,同X線透視類似。射線穿過材料到達底片,會使底片均勻感光;如果遇到裂縫、洞孔以及夾渣等缺陷,一般將會在底片上顯示出暗影區來。這種方法能檢測出缺陷的大小和形狀,還能測定材料的厚度。
X 射線是在高真空狀態下用高速電子沖擊陽極靶而產生的。γ射線是放射性同位素在原子蛻變過程中放射出來的。兩者都是具有高穿透力、波長很短的電磁波。不同厚度的物體需要用不同能量的射線來穿透,因此要分別采用不同的射線源。例如由X射線管發出的X射線(當電子的加速電壓為400千伏時),放射性同位素60Co所產生的γ射線和由 20兆電子伏直線加速器所產生的X射線,能穿透的鋼材厚度分別約為90毫米、230毫米和600毫米。
一、X射線機
工業射線照相探傷中使用的低能X射線機,簡單地說是由四部分組成:射線發生器(X射線管)、高壓發生器、冷卻系統、控制系統。當各部分獨立時,高壓發生器與射線發生器之間應采用高壓電纜連接。
按照X射線機的結構,X射線機通常分為三類,便攜式X射線機、挪動式X射線機、固定式X射線機。
便攜式X射線機采用組合式射線發生器,其X射線管、高壓發生器、冷卻系統共同安裝在一個機殼中,也簡單地稱為射線發生器,在射線發生器中充滿絕緣介質。整機由兩個單元構成,即控制器和射線發生器,它們之間由低壓電纜連接。在射線發生器中所充的絕緣介質,較早時為高抗電強度的變壓器油,其抗電強度應不小于30~50kV/2.5mm。多數充填的絕緣介質是六氟化硫(SF6),以減輕射線發生器的重量。
X射線機的核心器件是X射線管,普通X射線管主要由陽極、陰極和管殼構成。
x射線是由x射線管加高壓電激發而成,可以通過所加電壓,電流來調節x射線的強度。
對低壓X射線機,輸入X射線管的能量只有很少部分轉換為X射線,大部分轉換成熱,所以對于X射線機來說要保證良好的散熱。
X射線機的主要技術性能可歸納為五個:工作負載特性、輻射強度、焦點尺寸、輻射角、漏泄輻射劑量。在選取X射線機時應考慮上述性能是否適應所進行的工作。
二、γ射線機
γ射線機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為γ射線源輻射γ射線,它與X射線機的一個重要不同是γ射線源始終都在不斷地輻射γ射線,而X射線機僅僅在開機并加上高壓后才產生X射線,這就使γ射線機的結構具有了不同于X射線機的特點。γ射線是由放射性元素激發,能量不變。強度不能調節,只隨時間成指數倍減小。
將γ射線探傷機分為三種類型:手提式、移動式、固定式。手提式γ射線機輕便,體積小、重量小,便于攜帶,使用方便。但從輻射防護的角度,其不能裝備能量高的γ射線源。
γ射線機主要由五部分構成:源組件(密封γ射線源)、源容器(主機體)、輸源(導)管、驅動機構和附件。
γ射線機與X射線機比較具有設備簡單、便于操作、不用水電等特點,但γ射線機操作錯誤所引起的后果將是十分嚴重,因此,必須注意γ射線機的操作和使用。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使用γ射線機的單位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因此,單位必須申領輻射安全許可證,操作人員,應經過專門的培訓,并應培訓合格。
射線探傷要用放射源或射線裝置發出射線,操作不慎會導致人員受到輻射傷害。操作人員應做好輻射防護,并注意放射源的妥善保存。
射線探傷的常用器材有膠片、增感屏、像質計等。
一、膠片
射線膠片與普通膠片除了感光乳劑成分有所不同外,其他的主要不同是射線膠片一般是雙面涂布感光乳劑層,普通膠片是單面涂布感光乳劑層;射線膠片的感光乳劑層厚度遠大于普通膠片的感光乳劑層厚度。這主要是為了能更多地吸收射線的能量。但感光最慢、顆粒最細的射線膠片也是單面涂布乳劑層。
膠片的感光特性是指膠片曝光后(經暗室處理)得到的底片黑度(光學密度)與曝光量的關系。主要的感光特性包括感光度(S)、梯度(G)、灰霧度(D0)及寬容度等,感光特性曲線集中反應了這些感光特性。
在可見光或射線照射下,膠片感光乳劑層中可以形成眼睛看不見的潛在的影像,稱為“潛影”,經過顯影處理,潛影可轉化為可見的影像。
在照相乳劑的制備過程中,在感光乳劑層中將形成“感光中心”—鹵化銀微粒表面的一些部分,由于存在中性銀原子和硫化銀而提高了對光的反應能力,它是潛影形成的基礎。潛影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
在工業射線照相中使用的膠片,從大的方面分為兩種類型:增感型膠片;非增感型膠片(直接型膠片)。增感型膠片是指適宜與熒光增感屏配合使用的膠片,非增感型膠片適于與金屬增感屏一起使用或不用增感屏直接使用。
增感型膠片當不與熒光增感屏配合使用時,其感光度將比使用熒光增感屏時低很多。增感型膠片也可與金屬增感屏一起使用,這時與感光度近似的非增感型膠片相比,它所得到的影像的對比度要低一些。非增感型膠片不適宜與熒光增感屏配合。按照近年來射線照相技術發展的情況,在射線照相中一般不使用增感型膠片 [3] 。
二、增感屏
當射線入射到膠片時,由于射線的穿透能力很強,大部分穿過膠片,膠片僅吸收入射射線很少的能量。為了更多地吸收射線的能量,縮短曝光時間,在射線照相檢驗中,常使用前、后增感屏貼附在膠片兩側,與膠片一起進行射線照相,利用增感屏吸收一部分射線能量,達到縮短曝光時間的目的。
描述增感屏增感性能的主要指標是增感系數。
增感屏主要有三種類型:金屬增感屏、熒光增感屏、復合增感屏(金屬熒光增感屏)。
增感屏具有增感作用,但必須注意正確使用。使用時增感屏常分為前屏和后屏。前屏應置于膠片朝向射線源一側,后屏置于另一側,膠片夾在兩屏之間。前屏應采用適于射線能量的厚度,后屏厚度經常較大,以便同時具有吸收背景產生的散射線的作用。為了操作的方便,實際上經常選用同樣厚度的前屏和后屏,而另外在暗袋外面附加一定厚度的鉛板屏蔽環境產生的散射線。
三種類型增感屏具有不同的特點,適應不同的要求。對一般技術和較高技術都應采用金屬增感屏,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當采用熒光增感屏或金屬熒光增感屏也能達到檢驗質量要求時,才能使用熒光增感屏或金屬熒光增感屏。
三、像質計
像質計(像質指示器,透度計)是測定射線照片的射線照相靈敏度的器件,根據在底片上顯示的像質計的影像,可以判斷底片影像的質量,并可評定透照技術、膠片暗室處理情況、缺陷檢驗能力等。較廣泛使用的像質計主要是三種:絲型像質計、階梯孔型像質計、平板孔型像質計,此外還有槽型像質計和雙絲像質計等。像質計應用與被檢驗工件相同或對射線吸收性能相似的材料制做。
關于絲的直徑,各個國家一般都采用公比為 (近似為1.25)的等比數列決定的一個優選數列(ISO/R10化整值系列),并對絲徑給以編號。
使用時,絲型像質計放置的數量、位置和具體的安放方法等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一般的規定主要是,原則上每張底片上都應有像質計的影像,像質計應放置在工件射線源側的表面上,且應放置在透照區中靈敏度度差的部位。當像質計放置在工件膠片側表面時,應附加標記(一般是字母“F”)。多數標準對絲型像質計的識別性都是規定,在底片上至少可清晰看到連續10mm長的絲狀影像時,則該絲認為是可識別的。
四、其他設備和器材
為完成射線照相檢驗,除需要上面敘述的設備器材外,還需要其他的一些設備和器材,下面列出了另外一些常用的小型設備和器材,但這并不是全部的器材,如暗盒、藥品等均未在此列出。
觀片燈 觀片燈是識別底片缺陷影像所需要的基本設備。對觀片燈的主要要求包括三個方面,即光的顏色、光源亮度、照明方式與范圍。光的顏色一般應為日光色;光源應具有足夠的亮度且應可調整,其亮度應能達到與底片黑度相適應的值。
黑度計 底片黑度是底片質量的基本指標之一,黑度計是測量底片黑度的設備。
在工業射線照相檢驗中,作為底片質量指標的黑度,并不要求測量非常準確,現行的標準一般規定,測量誤差應不大于±0.1。因此,所使用的黑度計最基本的要求是滿足這一要求。為了滿足這個要求,一般應要求黑度計的測量值的不確定度為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