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案例中,涉事公司對環評及環保驗收等環保資料不做研究,環保意識淡薄,管理松散,雨污分流系統不完善,導致部分“中水”滲入雨水管網,事發后未按要求收集回用反而任由其進入外環境。該案例對相關企業起到警醒作用,取得了環評批復、完善了環保驗收的同時還應該充分分析、研究自身需要落實的環保責任和環境管理任務,否則終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2023年1月13日,天氣陰無雨,鎮江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對某牧業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發現位于該公司西北角的雨水排口正在排水。經調閱公司驗收專家意見,發現其中對雨水的描述為“該項目生產場區雨污分流,雨水進入場區生態氧化塘,兼作沼液施肥稀釋用水”,雨水排放的現狀與驗收意見不一致。檢測報告結果顯示雨水排口存在水污染物排放情況:化學需氧量監測值為109mg/L、氨氮監測值為26.2mg/L、總磷監測值為2.89mg/L。經后期調查,發現該公司苗圃種植區雨水管道未采取封管措施,還田施肥過程中因工人操作失誤,導致部分澆灌的“中水”滲入雨水管網,匯入下游生態氧化塘,最終經雨水排口排出。
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之規定。當地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依法立案查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并按照《江蘇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對該公司處罰款35萬元。
一、關于雨水排放咨詢的回復
來信:初期雨水我們進行收集后,我們進行雨水排放。但是我我們現在不清楚雨水的具體排放標準執行什么標準?
回復: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因物料遺撒、跑冒滴漏等原因,通常在廠區地面殘留較多原輔料和廢棄物,在降雨時被沖刷帶入雨水管道,對雨水造成污染。因此,若不對污染雨水加以收集處理,任其通過雨水排口直接外排,將對水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為控制污染雨水,多項排放標準已將初期雨水或污染雨水納入管控范圍,要求達標排放。
二、關于雨水執行標準問題的回復
來信:詢問下企業雨水排放執行什么標準(特指后期雨水)?清凈下水排放執行什么標準?
回復:一、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因物料遺撒、跑冒滴漏等原因,通常在廠區地面殘留較多原輔料和廢棄物,在降雨時被沖刷帶入雨水管道,污染雨水。因此,若不對污染雨水加以收集處理,任其通過雨水排口直接外排,將對水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控制污染雨水,多項排放標準已將初期雨水或污染雨水納入管控范圍,要求達標排放,但是排放標準中不使用“后期雨水”的表述。企業雨水管理應嚴格執行該行業相應排放標準的相關要求。
二、在排放標準中,不使用“清凈下水”這一術語。但在日常環境管理中,一般認為清凈下水包括間接冷卻水、鍋爐循環水等??紤]到這類清凈下水通常為循環水,運行中常需加入阻垢劑、殺菌劑、殺藻劑等,可能導致循環水化學需氧量、總磷超標,因此,多數排放標準將此類廢水納入管控范圍,要求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綜上,對于清凈下水,應確定其廢水類別和所屬行業,執行相應排放標準的具體規定。
三、關于間接冷卻水、鍋爐排污水排放問題
來信: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5.2.1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含間接冷卻水、循環水以及含污染物極少的清凈下水的排放量,但含熱量大的冷卻水排放量;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排水量指在生產過程中直接用于工藝生產的水的排放量。不包括間接冷卻水、廠區鍋爐、電站排水。因此一直以來在環評階段都是將間接冷卻水、鍋爐排污水當作清凈下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網。
而根據《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原料制藥制造》表9水污染處理可行技術表中,要求循環冷卻水排污水入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請問原料藥制造企業不含熱量的間接冷卻水、鍋爐排污水是否應入污水處理站處理再排入污水管網,還是可以視為清凈下水直接排雨水管網或污水管網?其他行業的又該如何排放?
回復:原料藥行業執行《化學合成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4-2008)、《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3-2008)、《提取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5-2008)。為解決水垢附著、設備腐蝕、微生物滋生及粘泥等問題,循環水運行中常需加入阻垢劑、殺菌劑、殺藻劑等,在循環水集中排出時可能造成瞬時的循環水排污水中污染指標的提高,可能導致化學需氧量、總磷超標。
因此,前述標準規定,排水量包括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外排廢水(含廠區生活污水、冷卻廢水、廠區鍋爐和電站排水等)。據此,原料藥制造企業的間接冷卻水、鍋爐排污水均應作為外排廢水,通過企業廢水總排放口外排,為確保出水穩定達標,一般應歸入綜合廢水加以收集處理,確未添加藥劑的、不影響出水達標的,可直接排入污水管網。其他行業的間接冷卻水、鍋爐排污水應按照相關排放標準、環境影響批復等要求從嚴管理。
四、國排監測填報中雨水問題咨詢
關于國排申報平臺中雨水監測要求現有個人存疑:1、規定中為流量日監測,也就是每逢下雨必要檢測。如果當日雨量較小,無法滿足取樣樣品容量怎么辦?若連續一周或幾周下雨,是否按天數取足流量日樣品?2、如按流量日監測,一年總計檢測樣品達上百瓶,下雨時若為檢測公司取樣的,檢測單位無法及時取樣的如何處理?若下雨時檢測公司出發前往采樣,到達采樣點雨停了的如何處理?若自行取樣的,無條件存放樣品,導致樣品變質的如何處理?3、雨水中污染物不確定性極多,廠區未有污染物質混入雨水,而實際雨水因為下水道中灰塵過多導致SS和COD超標、綠化地因施肥而導致流出雨水氨氮、總磷超標的,對應填報時均為超標數據,如何處理?4、是否有文件明確過若企業實施雨污管道分流,雨水由屋頂收集后直接排污雨水總管(雨水未經過廠區地面等因素)的,可以減少監測頻次,代表性的取樣檢測即可?因按流量日監測給企業帶來的問題較多且難以把握,以上問題在技術規范等規定中均未找到相應答案,各位環保領導是否可以解答上述的個人存疑?
1、規定中為流量日監測,也就是每逢下雨必要檢測。如果當日雨量較小,無法滿足取樣樣品容量怎么辦?若連續一周或幾周下雨,是否按天數取足流量日樣品?
答復:當日雨量較小,無法滿足取樣樣品容量,應在自行監測報告中說明未監測原因。排污單位應按行業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的要求在雨水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采樣頻次從其規定。
2、如按流量日監測,一年總計檢測樣品達上百瓶,下雨時若為檢測公司取樣的,檢測單位無法及時取樣的如何處理?若下雨時檢測公司出發前往采樣,到達采樣點雨停了的如何處理?若自行取樣的,無條件存放樣品,導致樣品變質的如何處理?
答復:根據《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要求,企業自行監測采用委托監測的,應當委托經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定的社會檢測機構或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所屬
環境監測機構進行監測。以手工監測方式開展自行監測的,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必要的工作條件;(二)具有與監測本單位排放污染物相適應的采樣、分析等專業設備、設施;(三)具有兩名以上持有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培訓的、與監測事項相符的培訓證書的人員;(四)具有健全的環境監測工作和質量管理制度;(五)符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若企業自行取樣,需具有與監測本單位排放污染物相適應的采樣、分析等專業設備,采樣人員持證上崗,具備樣品存放條件,具有健全的環境監測工作和質量管理制度。
3、雨水中污染物不確定性極多,廠區未有污染物質混入雨水,而實際雨水因為下水道中灰塵過多導致SS和COD超標、綠化地因施肥而導致流出雨水氨氮、總磷超標的,對應填報時均為超標數據,如何處理?
答復:《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總則》(HJ 942-2018)明確廢水類別分為對應工藝(工序)的生產廢水、綜合廢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循環冷卻廢水等。初期雨水一般指下雨時的前15分鐘左右的雨水,因其含有較多污染物,須經收集并處理后才能排放。排污單位申請時,需注意行業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如明確有初期雨水的管控要求,申領排污證時應填報初期雨水的收集方式、治理設施、排放去向和監測要求。
4、是否有文件明確過若企業實施雨污管道分流,雨水由屋頂收集后直接排污雨水總管(雨水未經過廠區地面等因素)的,可以減少監測頻次,代表性的取樣檢測即可?因按流量日監測給企業帶來的問題較多且難以把握,以上問題在技術規范等規定中均未找到相應答案,各位環保領導是否可以解答上述的個人存疑?
答復:目前沒有文件明確規定:“若企業實施雨污管道分流,雨水由屋頂收集后直接排污雨水總管(雨水未經過廠區地面等因素)的,可以減少監測頻次”。排水企業應當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自行監測指南及地方管理要求實施排水監測。
五、關于企業初雨收集系統的咨詢
內容:現在國家和廣東省的環保法律、法規,有沒有對企業設立初雨收集系統有明確的規定或依據?現在環保檢查要求建設初雨收集池,但是法律依據是什么?初雨收集池的大小、規模是多大?以及是設在儲罐區、危廢倉庫區、固廢堆放區等容易產生污染物質的旁邊?還是在總雨排口旁邊建?這個有沒有明確的規定或依據?
答復:生態環境部部長信箱2019年4月曾針對雨水執行標準問題進行回復指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因物料遺撒、跑冒滴漏等原因,通常在廠區地面殘留較多原輔料和廢棄物,在降雨時被沖刷帶入雨水管道,對雨水造成污染。因此,若不對污染雨水加以收集處理,任其通過雨水排口直接外排,將對水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為控制污染雨水,多項排放標準已將初期雨水或污染雨水納入管控范圍,要求達標排放”。關于初期雨水池的設置問題,目前在《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標準》等相應文件中有規定,請結合自身行業特征設置。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從以上環境部和廣東省環境廳回復可知,會對雨水造成污染的初期雨水都應收集進入初期雨水池,也就是說,企業初期雨水會對雨水造成污染的話,企業廠區就須設置初期雨水池,并收集初期雨水。
六、關于事故應急池建設及容積計算
來信:對使用到化學品的工貿企業環境應急預案評審時,各地專家對事故應急池的建設方式和容積計算存在不同的意見,如有些專家認為污水處理系統的調節池剩余容積可以用作事故應急池使用,但有些專家不認可。另外在事故應急池容積的計算上,有些專家認為可以利用企業內的雨水管網、生產車間(在車間出入口設置漫坡形成收集空間)收集部分事故廢水,因而在計算事故應急池容積時作為V3(發生事故時可以轉輸到其它儲存或處理設施的物料量)計算,最終得出不需建設事故應急池或事故應急池建設容積較小的結論。由于目前已有的關于事故應急池計算的技術文件中并未對事故應急池建設方式及事故廢水收納方式(是否可以兼用還是只能專用)予以明確,各地環保部門的標準也不一樣。請問是否可以給個具體的指導意見?
回復:目前,涉及到事故應急池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83-2019)、《石化企業水體環境風險防控技術要求》(Q/SH 0729-2018)等。實踐中,有的企業在事故發生后,利用圍堰、防火堤、排水設施等暫存事故廢水,有效控制了事故廢水不進入外環境。企業可參考上述文件中相關要求和計算公式,結合自身特點,設計、建設、管理事故應急池。當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對事故應急池有要求時,應按相關要求建設事故應急池。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和《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83-2019)有關規定,事故應急池宜采取地下式,使事故廢水重力流排入。關于事故應急池是否可以兼用,目前尚無明確規定,企業可參考《石化企業水體環境風險防控技術要求》(Q/SH 0729-2018),結合自身實際,規范使用和管理。
七、關于事故應急池咨詢的回復
來信:對于非化工類一般工貿企業,但又使用到化學品 在環境應急預案評審的時候,各省專家對事故應急池是否必須具備意見差別很大,有的專家認為必須有事故應急池,有的專家卻認為不需要,甚至有的環保局也認為必須有事故應急池,而我們國家關于一般工貿企業是否需要事故應急池也沒有明確規定。請問是否可以給個具體的指導文件?
回復:“非化工類但又使用化學品的一般工貿企業應急池建設”一事。答復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在應急狀態下應當采取隔離等應急措施,防止水污染物進入水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4號)第九條明確,企業事業單位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措施包括有效防止泄漏物質、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擴散至外環境的收集、導流、攔截、降污等措施?!督ㄔO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要求,建設項目應設置事故廢水收集(盡可能以非動力自流方式)和應急儲存設施,以滿足事故狀態下收集泄漏物料、污染消防水和污染雨水的需要。
從以上法律法規等文件可以看出,對于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應配套事故廢水收集和應急儲存設施,國家的要求是明確的。您所提的“事故應急池”是事故廢水收集和應急儲存設施的俗稱。企業可以參考《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以及《石油化工企業給水排水系統設計規范》(SH3015)等,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設計、建設、管理。
原標題:罰款35萬!因雨水排放與驗收不一致,雨水管道未采取封管措施…附關于雨水排放的官方回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