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綠意盎然,遠處,幾只水鳥在水面上盤旋,偶爾點水而過,河面留下一串串漣漪……河岸兩旁,村民們或散步或慢跑,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與美好,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回蕩,與周圍的自然美景和諧共存……”,這樣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正在南通市海門區徐徐展開。海門區始終堅持在清末狀元張謇先生治水精神的傳承上進一步創新,堅持一體化推進水系治理,科學靈活運用“依法治水、精準治水”。
01
“三項工程”,促進“水凈河暢”
統籌推進“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創建。近年來,海門區重點推進“改廁”“‘三棚’和破舊建筑”整治、生態河道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時兼顧對村莊的科學規劃與設計。在通啟運河畔,海門區建立健全以小網格包干落實環保責任制,當地政府累計清理垃圾5000多立方米,整治河道400多條、“亂堆亂放”1.1萬處,疏浚河道土方35萬立方米,規范養殖行為1300多處。
著力推進入江河流水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在海門區主要入江河流青龍河沿線,海門區打通河道30條,引進本土水生植物30種,投放“清水型”動物群落1288公斤,護坡河道1.6萬米,暢通泯溝“微循環”,實現全域“水凈河暢”。
優質完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在青龍河常樂閘北側東岸,清拆砂石碼頭4座、“三場一站”4個、“散亂污”企業2家,建成濱河公園1座、休閑廣場2個。目前,此區域生態河道覆蓋率超過80%。
02
“三支隊伍”,守護“水清岸綠”
海門區內河道較多,水系縱橫交錯,管理難度較大。海門區在張謇先生的出生地常樂,積極探索建立三級管護機制,在通啟運河兩岸組建了“三支隊伍”:鎮村兩級河長隊伍90多人,統籌協調全鎮河湖管理,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鎮河道專管員隊伍70多人,負責河湖日常巡查、監測和維護河道,及時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問題,確保河邊沒有垃圾、水質達標;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隊伍130多人,參與河道巡查與清潔,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力量。這“三支隊伍”構建起“鎮村干部包片抓、專職人員具體抓、沿河群眾合力抓”的“河道治理管護”格局。
03
“三大亮點”,支撐“水韻海門”
泓泓清水蘊含著鄉村的生命與活力。海門區按照“以水為脈、水岸共治”的思路,做好區域治水的“加法”。
打造沿河鄉村振興景觀路。通過“三棚”整治、墻面出新、河道治理,打造成了一幅“潔凈、綠亮、靚美”的迷人畫卷。漫步沿河鄉村,河坡上的草坪像深綠色的地毯,岸邊柳樹搖曳多姿,飄逸、靈動而優美。
重構“沿河文化主題村落”。興修道路、整治河溝、打造“汀村特色文化景點”,把域內的柳西半街、采摘園、幸福食堂、櫻花大道串聯起來,打造出“水綠交融、花木成趣、宜居宜業”的生態美景。
建設示范修復的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依托通啟運河沿岸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以水引景,以景連線”,推進官公河濕地文化傳承,發揮200畝九龍島文化濕地的自然優勢,將“濕地保護”與“治污攻堅”巧妙融合,提高水生植物多樣性、水生植被覆蓋率、區域水體透明度。
來源|海門區攻堅辦 莊耀明 周芊
原標題:南通海門:張謇故里的治水新“三字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