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和腐殖酸類肥料
a.泥炭肥料:泥炭又叫草炭、泥煤、草煤等,在我國分布甚廣,蘊藏量頗為豐富。這是一類重要的有機肥源,也是制造腐殖酸類肥料的主要原料。因此,合理開發利用泥炭,廣開肥源,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產量意義重大。
泥炭是各種植物殘體在水分過多、通氣不良、氣溫較低的條件下,未能充分分解,經過長期的積累,形成一種不易分解的、穩定的有機物堆積層,并有泥沙等礦物摻入,一般稱此堆積層的物質為泥炭。泥炭由未*分解的植物殘體、腐殖質和礦物質三部分組成。
泥炭的干物質中主要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樹脂、脂肪酸和腐殖質等有機物,此外還含有氮、磷、鉀、鈣等元素。
泥炭的成分和性質,決定了它在蔬菜生產上的利用價值。一是泥炭富含有機質和腐殖質:有機質含量一般在40%~70%,高的可達85%~95%,zui低為30%。腐殖質含量為20%~40%,其中以胡敏酸(黑腐酸)居多,富里酸(黃腐酸)次之,吉馬多美朗酸(棕腐酸)zui少。由此看出,泥炭具有有機肥料的特性,能改土培肥,促進作物生長的作用;二是泥炭含氮較多,磷鉀較低,其比例也不平衡;三是酸度較大,pH在4.5~6.0;四是富含腐殖酸,具有較強的吸水性和吸氨性。由于腐殖酸是吸收性很強的有機膠體,一般風干的泥炭能吸收300%~600%的水分,甚至高達1000%以上。吸氨量可達0.5~3.0%。酸性越強,其吸氨量越大,是墊圈保肥的好材料;五是分解程度較差,其分解程度與其C/N比值有關。分解程度達到25%以上的,可直接作菜園肥料施用;分解程度<25%時,宜作墊圈材料或堆肥配料施用。
泥炭的成分和性質不同,其利用價值和處理方法各異。
(a)泥炭墊圈:可充分吸收糞尿和氨,故能制成質量好的圈肥。
(b)泥炭堆肥:可將泥炭與糞尿肥或其他有機物料制成堆肥。
(c)制造腐殖酸類混合肥料:由于泥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但其*養分較少,可與氨水、碳酸氫銨、磷鉀肥或微量元素制成粒狀或粉狀混合肥料,提高肥效。
(d)直接作基肥:分解程度高,養分含量高而酸度較低的低位泥炭,粉碎后可直接作基肥,尤其可作為黏重土壤的改良劑。
(e)制造營養缽和作菌肥載體:營養缽育苗是蔬菜作物的一項常用栽培措施。泥炭有一定黏結性和松散性,并有保水保肥和通氣透水的特點,有利于幼苗根系發育。但是泥炭含*養分少,所以在制造營養缽時,宜按各種幼苗的營養要求,加入適量的腐熟人糞尿和化肥,還應根據泥炭酸度和蔬菜作物對環境的要求,先在泥炭中加入適量的石灰或草木灰混合堆積后,再加其他肥料。將肥料充分拌勻后,以手握不出水為宜,然后壓制成不同規格的營養缽或營養方,也可供苗床、冷床育苗使用。
在蔬菜上常用的生物肥料——細菌肥料的生產中,如豆科根瘤菌、固氮菌劑、磷細菌、鉀細菌等,都可用泥炭作為擴大培養或施用的載體。將泥炭風干、粉碎、調整其酸堿度,滅菌后即可接種制成各種細菌肥料。目前,在無公害蔬菜栽培中提倡使用有益生物肥料。
b.腐殖酸類肥料:腐殖酸類肥料是以腐殖酸含量較多的泥炭、褐煤、風化煤等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氮、磷、鉀和某些微量元素所制成的肥料。如腐殖酸鈉、腐殖酸鉀、腐殖酸銨等復合肥料,又簡稱為腐肥。
腐殖酸是高分子的有機化合物,為黑色或棕色的無定型膠體物質,是以芳香核為主體,含有多種官能團結構、組成、性質的酸性物質聚合體。有很大的內表面和良好的膠體表面性質,如吸附力、黏結力和高度分散性等,是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能與多種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因此,腐殖酸類肥料兼有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的某些特征,是一種多功能的有機無機復合肥料,其產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改良土壤,促進作物生長和提高作物抗逆性,又可對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
腐肥施用于不同作物有不同肥效。對菠菜、芹菜、蘿卜、番茄等蔬菜類作物肥效zui明顯,其次是塊根、塊莖類作物,如甜菜、甘薯、馬鈴薯等。近年來試驗表明,油料作物大豆、油菜、瓜果蔬菜等施用腐肥,還有增產和改善品質的雙重作用。
一般在苗期、生長旺盛期,如種子萌發期、幼苗移栽期以及開花等時期,腐肥效果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