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表水作為水源,水中主要超標成分是泥沙、藻類、膠體、細菌等,處理工藝主要是混凝沉淀,在此過程中投加聚合氯化鋁、殺藻劑等,去除水中的泥沙、藻類、腐殖質等;然后水進入濾池或過濾罐,一般采用石英砂過濾、多介質過濾、活性炭過濾,去除水中細小的顆粒、少量的有機物等;投加消毒劑,大約一百多年前采用了氯化消毒方法,成為一種常規消毒方法。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發現氯化消毒后的自來水能產生致癌物質,這種方法已經基本淘汰。在現階段,常用的消毒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鈉、臭氧、紫外線等,可降低有害物質的生成量,同時提高處理效率。水體的細菌、大腸桿菌等病菌被殺滅,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達標的自來水通過供水泵及供水管道輸送到用戶。“(生活用、工業用)水處理(設備、工程) 、(市政、工業)污水處理工程 、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 、 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廢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投資運營、(超濾)反滲透設備 、一體化凈水設備、污泥濃縮設備、危廢固廢處理設備"
?
目前,絕大多數以地面水為水源的城市水廠,都采用混凝、沉淀、過濾和消毒的常規處理流程。該經典物化處理工藝已延續百余年,所變動的僅僅是在池型上有所發展。隨著原水中有機污染的加重,該常規處理工藝已明顯不適應目前的原水水質狀況。由于水中粘土等雜質微粒表面附著某些有機污染質,增加了雜質微粒的親水性,提高雜質膠粒的負電性,使其更加穩定地存在于水中。因而一般凈水廠大多數采用預氯化手段,直接向原水大量加氯或須用折點加氯,以氧化水中有機污染質,使水易于混凝澄清,以求水廠出水的渾濁度、色度、酚、鐵、錳等指標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但在預氯化過程的同時原水中的腐殖酸、富里酸等有機碳容易氯化脫碳,形成氯仿等三鹵甲烷類潛在致癌物質,如此處理得到的生活飲用水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安全。美國曾于1975年1-4月對80個城市水廠(98.8%的水廠用氯消毒,75%水廠采用原水預氯化工藝)進行對照檢測,結果是:原水平均含氯仿0.36微克每升,自來水平均含氯仿45微克每升;日本大阪市1976年5月結紫島、庭洼和平野三座凈水廠的原水和自來水中氯仿含量進行對照檢測,結果是:原水含氯仿0.7-0.9微克每升,自來水含氯仿40-55.6微克每升。上述二組數字的自來水中氯仿含量均比原水中氯仿含量增加五、六十倍以上,值也較高。因此,自來水中氯仿等三鹵甲烷類有機物大量增加必須引起高度警覺。湖北地表水處理、武漢地表水處理、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