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已成為世界各地飲用水的主要來源。但隨著工農業的速度發展,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排放及入滲和化肥的過量施用,地下水中硝酸鹽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對人體健康構成重大威脅。2013年3月國土部對華北平原地下水的調查顯示,華北平原每年施用化肥約658萬t,施用總量約65 600 t,12.2%的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了“三氮”(NO3--N、NO2--N和 NH4+-N)污染。地下水氮污染的修復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對其修復技術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難度遠大于地表水治理。相比于傳統的異位處理法(如抽出處理法),可滲透反應墻(PRB)因能夠長時間持續原位處理,無外加動力、無二次污染、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好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PRB技術通常采用阻隔斗門式或連續墻體式,前者適于地下水較淺、面積較大的淺表水層,后者適于地下水埋深較深、羽狀較窄的情況。PRB通常放置于受硝酸鹽污染地下水的下游,地下水流垂直穿過墻體與墻體中添加的反應介質發生氧化還原、吸附、沉淀或生物反應,將硝酸鹽氮還原成氮氣或其他無害的氣態氮化物排放到大氣中,從而達到去除硝酸鹽的目的。
1、零價鐵還原硝酸鹽原位修復技術
目前地下水中硝酸鹽氮的原位修復主要采用零價鐵為介質的PRB技術。在PRB去除地下水硝酸鹽的研究中發現,單獨使用零價鐵作介質,隨著還原反應的進行零價鐵表面形成一層鈍化膜,*價鐵與NO3- 之間的電子轉移,并影響PRB的滲透性;另一方面,隨著反應的進行,pH不斷升高,形成表面為多孔物質的沉淀,能提高對Fe2+的吸附能力,有益于降低 Fe的次生污染,但會導致PRB墻體堵塞。李勝業等將還原鐵粉作為反應介質,研究表明pH越低反應速率越快。S. H. Choe等利用納米鐵粉在無氧條件下還原硝酸鹽,30 min內將所有的硝酸鹽*還原成N2,幾乎沒有中間產物產生。
2、零價鐵還原/生物反硝化聯合原位修復技術
在以零價鐵為主的氧化還原脫氮反應中,反硝化產物往往是NH4+。而在零價鐵PRB中添加活性炭、鋸末、棉花、報紙等作為復合介質后NH4+降到4 mg/L以下。因此,采用生化法將硝態氮轉化為N2逸散到大氣中來修復地下水硝酸鹽污染更為經濟有效。S. Biswas等將零價鐵和反硝化細菌作為反應介質,模擬修復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污染。B. A. Till等將鐵粉和剛棉的混合物作為反應介質,實驗結果表明:氫自養反硝化細菌利用鐵粉腐蝕產生的氫氣進行反硝化作用,產物中N2比例升高,NH4+濃度減少。
3 、自養反硝化修復地下水氮污染
強化生物脫氮的另一種方法是營造自養反硝化的條件。自養反硝化以無機碳為碳源,以氫或硫為電子供體,NO3--N、NO2--N為電子受體進行脫氮。如前所述可利用負載納米鐵還原去除硝酸鹽同時析氫,進行自養反硝化脫氮,也可以采用電極生物膜在陰極電化學作用下析氫作為自養反硝化的電子供體來實現自養脫氮。該方法的特點是:(1)負載鐵或陰極上依附的生物膜,可以充分利用化學還原生成的H2作為氫供體;(2)納米鐵促進硝化細菌的細胞活性,提高了生物反硝化脫氮的速率;(3)異養反硝化脫氮過程中產生的 CO2可為自養反硝化菌提供無機碳源。
4、 地下水中硝酸鹽異養生物反硝化的碳源
根據傳統的生物脫氮理論,實現*反硝化的理論碳氮比為2.86,但實際所需值通常在4.00 以上。因此,地下水原位生物脫氮的核心問題在于碳源。大多數地下水環境中的溶解性有機碳(DOC)<2mg/L,地下水生化脫氮時需要投加碳源以保證合適的碳氮比,使反硝化脫氮順利進行。傳統的液態碳源如甲醇、乙醇等微生物利用性好,但在有機基質投加量不足時易產生NO2--N積累,過量時則造成二次污染,且投加過程操作復雜、成本較高。目前廣泛研究的固態碳源如鋸末、棉花、稻草等多為天然材料,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問題:(1)天然材料組分和結構復雜,生物利用率低,造成脫氮速率低。(2)天然碳源釋碳速率不可控,導致供碳不足或過量。供碳不足時微生物進入內源呼吸模式,消耗自身機體從而使微生物數量減少并釋放NH3,地下水“三氮”污染問題無法*解決,供碳過量則引起二次污染。(3)天然材料力學性能差,機械強度不足,原位修復過程中易破碎成碎片結構,堵塞含水層。而實際應用中保持長期有效的脫氮性能很重要。在諸多實驗研究中,只有釋碳速率緩慢的固體碳源能夠長期提供反硝化作用所需的有機碳。張大奕等以淀粉和*為原料,制備了高分子緩釋碳源材料,釋碳性能良好,可用于地下水中原位修復脫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