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吸漿蟲是小麥生產上主要害蟲之一,俗稱小紅蟲、麥蛆、喝漿蟲,屬雙翅目纓蚊科。小麥吸漿蟲以幼蟲吸食麥粒的漿液造成癟粒而減產,其發生危害具有隱蔽性和毀滅性。壽縣屬沿淮小麥吸漿蟲常發區,曾多次大發生。經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通過利用蟲情測報燈加強蟲情監測,選用推廣抗蟲品種,推廣小麥穗期規范化防治等措施,小麥吸漿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沿淮麥區每年仍有不同程度發生。為進一步摸清本地小麥吸漿蟲發生規律,掌握其發生動態,近年來,筆者對小麥吸漿蟲的發生與防治進行了較系統的調查研究。而在病蟲害的檢測過程中要注意,其發生規律等參數,詳情參考《病蟲害發生規律研究的方法以及種類》
壽縣境內以紅吸漿蟲為主,但也有少數黃吸漿蟲混合發生。2種吸漿蟲生活史大致相同,1年發生1代,幼蟲有多年休眠的習性,也可多年發生1代,老熟幼蟲入土結繭越夏、越冬。早春氣候適宜時,破繭為活動幼蟲上升土表化蛹、羽化。吸漿蟲的發生期與小麥生育期具有密切的物候。春季當10cm土溫上升到10℃左右時,即小麥拔節期,幼蟲破繭向土表移動準備化蛹;4月下旬當10cm土溫達20℃左右時,成蟲盛發。成蟲出現一般與小麥抽穗揚花期基本吻合。成蟲多在7~9時和16~18時羽化,羽化后先在地面爬行一段時間,然后爬到麥葉或雜草等隱蔽處棲息,避開天敵捕食。約經1h左右振翅可短距離飛行。成蟲怕強光和高溫,所以早晨和傍晚活動較盛。成蟲羽化當天即可交尾、產卵。成蟲平均壽命6~7d。成蟲產卵具有選擇性和試探性,易選擇剛抽穗未揚花的麥穗上產卵,1只雌蟲一生可產卵50~90粒,產卵時以產卵管試探尋找適宜的麥穗部位,卵經過4d左右孵化,幼蟲以口器刺傷子房或麥粒吸食漿液,一般1粒1蟲,也有1粒多蟲的,幼蟲在麥穗上生活為害約20d左右,幼蟲在麥收前遇雨或重霧隨水滴流落地面,也有部分滯留麥穗隨麥收帶出場地等。幼蟲入土后2~3d結圓繭休眠越夏、越冬。
吸漿蟲的發生與溫度有一定的關系。當溫度條件具備時,在一定階段濕度條件就成為影響其發生的關鍵因素。春季溫度的變化只能影響其發生的早與遲,并非是數量的制約因素。zui重要的是雨水和濕度。小麥吸漿蟲喜濕怕干,當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幼蟲不化蛹:低于15%時成蟲很少羽化,達25%時,成蟲大量發生。因此,春季雨水的有無,對于當年成蟲羽化率有密切關系。春季干旱,土壤板結幼蟲活動受到抑制,大批幼蟲可重新結繭繼續休眠,形成隔年或多年羽化現象,當年出土羽化少,發生程度輕。據2006年3月26日在壽西湖農場淘土調查,當時平均每小方有蟲30.2頭,其中:圓繭占21.9%,而4月2日調查平均每小方有蟲31.6頭,其中:圓繭占48.6%。分析原因是3月中、下旬壽縣天氣一直晴好,近20d無明顯降雨,土壤干燥,不利于吸漿蟲化蛹羽化,導致部分幼蟲又轉入圓繭繼續休眠。因此,4月中、下的降雨量與當年的發生程度呈明顯正相關。小麥吸漿蟲發生與土壤有密切關系。小麥吸漿蟲幼蟲在土壤中生活長達300d以上,土壤結構、質地、含水量及酸堿度對其發生都有很大關系。一般土壤團粒結構好,土質松軟、有相當的保水能力和滲水性,而且溫度差異小,適宜吸漿蟲的生活。我縣沿淮地區多為砂壤土,特別是壽西湖農場以及雙橋、澗溝兩鄉鎮北部成土母質為黃泛沉積物,土種為黃淤土,地下水位較高,土壤有潮化現象,俗稱“夜潮土”,土壤質地好,偏堿性,適宜紅吸漿蟲的發生。這一帶歷年小麥吸漿蟲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常年春季淘土調查有蟲方均在50%~70%,一般每小方蟲量在3~12頭,局部田塊每小方可達30多頭。5月中旬剝穗調查,一般田塊蟲穗率在15%~40%,百穗蟲量50~80頭,局部田塊百穗蟲量高達400頭以上。而同屬沿淮南岸的正陽關農場,與之相距僅20km,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栽培制度以及種植品種等基本相似,但該場小麥吸漿蟲一直發生較輕。據2009-2012年4月上旬淘土調查,有蟲方僅在10%左右,一般每小方有蟲僅1~2頭,2009年5月中旬剝穗調查,平均百穗有蟲7頭。就其兩場發生程度的差異,筆者認為可能是土質的區別。正陽農場系淮河和淠河的沖積物土壤母質,無石灰反應,砂粒含量高于黃泛沉積物,土壤結構較差,不利于紅吸漿蟲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