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技術是精細化工的核心,精細化工行業的技術創新工作要以實施催化技術創新工程為抓手,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委會于綠色精細化工新技術新產品學術交流會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學鄭為國提出了精細化工行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重點。
鄭為國指出,技術創新是支撐精細化工行業轉型升級的源動力。精細化工行業的技術創新工作要側重和加強頂層設計,催化技術是其中zui重要的一環。60%的精細化工產品和80%精細化工過程均與催化有關,并且催化劑本身就是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其間接效益是自身的百倍。他表示,實施催化技術創新工程要以、環保為核心目標,遴選研究開發內容,進行典型反應催化技術的創新開發及產業應用示范。同時,從典型的化學反應,如氧化、加氫、酯化、烷基化和不對稱合成等著手,重點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
“精細化工合成存在流程長、總收率低、‘三廢’排放多等問題,從源頭控制污染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研究精細化工催化技術,實現催化劑的低溫高活性、高選擇性、抗中毒,以達到清潔合成、原子經濟性*和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大連理工大學彭孝軍教授特別強調了催化技術對精細化工清潔制備方面的作用。作為染料行業專家,他還提出,要拓展染料精細化學品的應用領域,提高國產品的應用比例,在提升染料的耐紫外性能與光能轉化效率上深入研究。
皮革化學品的無鉻化重點也在催化技術上。*院士、四川大學石碧教授建議:到2025年分3步實現制革工業無鉻化,開發出滿足制革要求的無鉻鞣劑和通用性無鉻鞣工藝及其配套材料,建立無鉻鞣技術的產業化示范工程,無鉻鞣技術普及率達到30%~50%。
有機中間體是精細化工的一個大門類。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佘遠斌教授認為,我國在有機中間體的分離、提純等方面雖取得較大突破,但仍需根據市場需求,在中間體的結構設計、功能化及制備、分離及綜合品質方面深入研究,同時還應充分考慮中間體研發過程中的綠色化、節能減排等問題。
“我國在工業表面活性劑的精細化發展上一直不足,同系列產品的系統性研究不夠,產業整體大而不強。工業表面活性劑領域應著力開發低泡表面活性劑的結構與技術,如封端技術、PO改性技術、酯基插入式乙氧基化技術、酯基磺化衍生技術等,同時開發適用于PO、EO加成的催化劑以及窄分布乙氧基化催化劑。”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表面活性劑工程研究中心孫永強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