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當前位置:山東榮博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業污水處理設備>>淀粉污水處理設備>> RBF某淀粉廠污水處理溶氣氣浮裝置
某淀粉廠污水處理溶氣氣浮裝置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誕生之初,采用的是充-排式工藝,由于當時自動控制技術與設備條件相對落后,導致其操作繁瑣,易于堵塞,與生物濾池相比并無明顯優勢。之后連續進水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CAs法)(如圖1)出現后很快就將其取代,但由于推流式反應器中污泥耗氧速度沿池長是變化的,供氧速率難以與其配合,活性污泥法又面臨局部供氧不足的難題。1936年提出的漸曝氣活性污泥法(TAAs)和1942年提出的階段曝氣法(SFAS),分別從曝氣方式及進水方式上改善了供氧平衡。
某淀粉廠污水處理溶氣氣浮裝置1950年,美國的麥金尼提出了*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該方法通過改變活性污泥微生物群的生存方式,使其適應曝氣池中因基質濃度的梯度變化,有效解決了污泥膨脹的問題。隨著在實際生產生的廣泛應用和技術上的不斷革新改進,20世紀40-60年代,活性污泥法逐漸取代了生物膜法,成為污水處理的主流工藝。
1921年,活性污泥法傳播到中國,中國建設了*座污水處理廠—上海北區污水處理廠。
1926年及1927年又分別建設了上海東區及西區污水廠,當時3座水廠的日處理量共為3.55萬噸。脫氮除磷工藝20世紀50年代,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凸顯,脫氮除磷成為污水處理的另一主要訴求。
于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脫氮除磷工藝。除磷工藝50年代初,攝磷菌被發現并用于除磷。
(生物除磷工藝)1969年,美國的Barth提出采用三段法除氮,*段是好氧段,主要去除有機物,第二段加堿硝化,第三段是厭氧反硝化,除氮。(三段法脫氮工藝流程)1973年,Barnard在原有工藝基礎上,將缺氧和好氧反應器*分隔,污泥回流到缺氧反應器,并添加了內回流裝置,縮短了工藝流程,也就現在常說的缺氧好氧(A/O)工藝。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