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體化加油站污水處理設備
無論本地的還是外地的設備都是一樣的,趕緊打咨詢吧
:
魯盛主營一體化設備、地埋式設備等;型號齊全,品種多樣,可根據實際情況定制
地埋式一體化加油站污水處理設備
1、 ZW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該裝置由玻璃鋼外殼和內膽組成中心曝氣區和四周污泥沉淀消化區,再配以葉曝和電控柜組成一套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經預處理進入ZW一體化設備后,首先通過曝氣使污水與原有混合液處于*混合狀態,使有機物高效降解。出水通過下部導流縫進入沉淀區,沉淀區呈雙錐形截面,利于污泥沉淀。整套裝置采用連續進水、間歇曝氣的工藝,水力停留時間長達20h,出水水質能夠達到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一級B標準(GB18918-2002)。工藝流程為:污水→細格柵→潛污泵→調節池→ZW一體化設備→合格排放。
2、地埋式SBR工藝
地埋式SBR工藝普遍用于處理小區生活污水。污水經格柵去除較大懸浮顆粒物后流入集水井,均勻水質后由提升泵輸送至SBR反應池,有機物經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被降解為無機鹽、水和二氧化碳。產生的剩余污泥經污泥消化池消化后由吸糞車抽走外運處理。該工藝與傳統SBR工藝的區別在于潷水器采用動力提升式,而非傳統的重力流;剩余污泥采用潛污泵輸送至污泥消化池;曝氣機采用潛水曝氣機,進氣管設有電控閥門。整個工藝結構簡單,布置緊湊,節省占地,投資運行費用低,無需調節池和二沉池,不易發生污泥膨脹。出水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3、地埋式一體化生物濾池工藝
其主體為一體化結構,由缺氧池、生物濾池和沉淀池三部分組成。污水進入缺氧池后,沿折流板形成推流,出水通過半管式溢流布水器自流進入生物濾池。生物濾池通過拔風管進行自然通風,利用兩級濺水盤強化充氧效果。出水流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其余排出體系。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根據污泥的生長狀態,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其中,活性污泥法的運行成本較高,還存在污泥膨脹問題,因此不適合在農村地區使用。相比較而言,生物膜法更易于維護管理,且無污泥膨脹問題,可在用地受*考慮采用。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在生物濾池的基礎上,通過接觸曝氣形式改良而演變出的一種生物膜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池操作管理方便,比較適合農村地區使用。
好氧生物濾池
好氧生物濾池一般以碎石或塑料制品為濾料,將污水均勻地噴灑到濾床表面,并在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經生物膜后,污染物被吸附吸收。好氧生物濾池可分為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和塔式生物濾池三類。其中,塔式生物濾池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小,且可通過自然通風供氧節省能耗,因此適用于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塔式生物濾池由頂部布水,污水沿塔自上而下流動,在自然供氧情況下,使好氧微生物在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去除污水中呈懸浮、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污染物質。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無需曝氣充氧,產泥量少,是一種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處理技術,能夠滿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要求。
污水凈化沼氣池
污水凈化沼氣池是由沼氣池和厭氧生物濾池串聯而成,可幾戶合建或單戶修建,布置靈活。
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生物濾池的構造類似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不同之處在于池頂密封,其工程投資、運行費用低,對維護人員的要求不高,已在我國農村應用。
復合厭氧處理技術
復合厭氧處理技術是厭氧活性法和厭氧生物膜法相結合的處理方法。復合厭氧反應器由輕質濾料層、懸浮厭氧污泥床等組成,經厭氧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雙重協同作用,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此外,通過在反應器中設置特殊輕質濾料層,防止了污泥流失,提高了反應器的容積負荷和處理效果。
COD 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 ,TN 采用過硫酸鉀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 ,NH4+-N 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 ,TP 采用鉬銻抗分光光度法測定 , SS 采 用 重 量 法 測 定 。 實 驗 過 程 中 采 用 LEICA DFC300 FX 顯微鏡 ( 徠卡儀器 ( 德國 ) 有限公司 ) 觀察活性污泥結構和其中的生物相 ; 用 4HF 型振動樣品磁強計 ( 美國 ADE 公司 ) 測定磁性鐵氧體 粉末的比飽和磁化強度。
1.6 污泥培養與馴化
MBR-A: 接種污泥取自鎮江某污水處理廠 ,污泥活性良好。 將該活性污泥注入膜生物反應器,在溫度約為 25 ℃且曝氣的條件下培養馴化。 當反應器中污泥的質量濃度達到 3500 mg/L 時,加入一定量的磁性鐵氧體粉末; 繼續培養馴化一段時間后 ,反應器內的污泥質量濃度達到5100 mg/L 左右,形成磁性污泥。 在顯微鏡下觀察,污泥中微生物豐富 ,活性較好,同時鐵氧體顆粒能與微生物形成穩定的菌膠團 。
MBR-B 中的污泥培養與馴化過程同 MBR-A,但不添加磁性鐵氧體粉末 。
污泥焚燒爐是城市污泥焚燒處理系統的核心設備,按結構特性可分為立式多層爐、回轉窯爐、多膛爐、流化床爐和噴射式爐。流化床焚燒爐內沒有運動部件,它具有強烈的湍流,均勻的溫度分布,能在相對較低的溫度和較少的過??諝庀赂咝嗜紵@得較高的有害物質去除率。
整個試驗裝置由燃燒本體部分、啟動燃燒室、風機部分、加料系統、旋風分離器等部分組成。
燃燒本體分風室、沸騰段、過渡段和懸浮段4部分,總高度5.03m;沸騰段高1.16m,內截面積230mm×230mm;過渡段高0.20m;懸浮段分為2級,總高度為3m,內截面積460mm×395mm。風機部分由引風機和空氣壓縮機組成,由壓縮機送過來的一次風經預熱后被送往風室,二次風是由風室下部引出,分為2個支路在懸浮段部分被送入爐膛。
測量系統
試驗的測量參數主要包括溫度、壓力、風量、煙氣成分和飛灰含碳量,溫度的測量主要是利用分布在試驗臺上原有8個測點,它們主要在沸騰段、懸浮段上;風量的測量除了用原來的玻璃轉子流量計測量總風量之外,還用微壓計和U型管等來測量二次風量。
煙氣和飛灰采樣測量系統共有2個煙氣和飛灰取樣點,它們與布風板的距離為1.56m和2.66m。此外,還有1個固體取樣點,在旋風分離器后。試驗時,使用德國羅斯蒙德公司BI00煙氣分析儀分析煙氣成分,它能在線分析CO、CO2、O2、NO、N2O、SO26種氣體的成份。在試驗中,還使用奧氏分析儀來分析測量CO、CO2、O2成分,以進行比較。
采用自制的膜生物反應器,向其中添加了重金屬廢水處理產生 的副產物磁性鐵氧體粉末 ,組成鐵氧體粉末膜生物反應器 (PF-MBR),對模擬城市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研究了磁性鐵氧體粉末對膜污染及污水處理效果的影響 ,并探討了作用機理。 實驗所用磁性鐵氧體粉末來源于重金屬廢水處理的鐵氧體工藝,成本低廉,可實現廢物的資源化利用 。
絮凝劑的分子式為:+CH2-CHn,是屬于線狀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在400~2000萬之間。絮凝劑可使從城市生活污水中分離出的具有絮凝、降解作用的高效混合菌群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確保污水COD和BOD去除率達到*。
醫療一體化廢水處理設備緩蝕阻垢劑性能特點
緩蝕阻垢劑顧名思義就是緩解鍋爐等循環用水設備結垢、腐蝕的一種水處理藥劑。該藥劑由堿性物質和有機復配而成,加入了緩蝕劑,防止受熱面被腐蝕。藥劑中的堿性物質,在鍋爐內通過化學反應,與水中的鈣、鎂鹽類物質發生反應生成水渣,沉淀后通過排污功能排出鍋爐外,降低水中鈣、鎂離子濃度,使鍋爐內不生成水垢。
清洗劑性能特點
清洗劑是一種能溶解滲透液的揮發性溶劑,用于去除被檢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滲透液。有些清洗劑特別設計于清除金屬氫氧化物、碳酸鈣和其他類似的附著在聚酰胺、聚砜和薄膜組分膜表面的垢。在清洗劑使用前要檢查清洗罐,管路和保安過濾器以及安裝新的濾芯。
殺菌劑性能特點
殺菌劑,看名字就會看出它的作用。殺菌劑主要是消滅細菌、微生物等有害細菌的一種藥劑。在上,通常是作為防治各類病原微生物的藥劑總稱。殺菌劑不會產生像溴、碘、過氧化物或過乙酸等藥品對系統造成的隱患。
以上所述是在水處理藥劑中挑選出幾種比較常見的藥劑進行特點解說。水處理藥劑也可與水處理設備同時使用,可對水處理設備進行維護及保養,讓水處理設備使用壽命更長。有些使用廠家由于用量小,要求低,引進水處理設備會感覺成本較高,可以根據自家使用情況而選擇相應的水處理藥劑,使其達到節約成本又滿足生產需要的目的。
污水的物化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氣浮、吸附、離子交換、電滲析、反滲透和超濾等。在各種物化處理技術中,僅混凝技術相對符合農村要求,其zui大優點是能夠根據污水中污染物的性質,選取合適的絮凝劑,保證污染物質的高效去除。混凝技術對懸浮物、金屬離子、膠體物質和無機磷去除效果好,但對有機物和氮的去除能力相對較弱,且運行過程中需要連續投加藥劑,故運行成本較高。在我國農村地區,混凝技術主要用作生態處理系統的前處理措施或化學除磷。
生活污水處理裝置、A-A2/O無能耗污水凈化系統、HW系列無動力高效生活污水凈化裝置、GW自凈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以及A2/O2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等等。這些處理技術的主體工藝大都運用厭氧消化——好氧降解、兩段生物膜法等傳統理論使污水、糞便得以凈化,污水按水力位能原理自行運行而無需外加動力。憑借投資省、無需運行費用、便于維護與管理等特點在國內部分省市得到廣泛應用。其本流程為:生活污水→厭氧消化→厭氧生物過濾→接觸氧化→排放。
2、UUAR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
2005年浙江大學環境工程系的沈東升等人研究出了農村生活污水地埋式無動力厭氧達標處理技獅UUAR)。該技術采用生活污水自流的方式,應用厭氧生物膜技術及推流原理,采用內充固定空心球狀填料的地下厭氧管道式或折流式反應器裝置為*處理設備,利用附著于空心球狀填料內外表面或懸浮的專門馴化專性厭氧或兼氧微生物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病原菌和部分氮、磷,從而達到凈化生活污水的目的。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無日常運行費用,適宜于農村生活污水的分散處理。
3、早期有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
我國對地埋式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同樣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1994年開發出的新型WSZ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工藝流程為:污水→調節池→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調節池停留時間為4-8h,為節省占地面積,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接觸氧化池內設置半軟性填料,停留時間為2.5-3.2h;199年蘇楊等人研究的高效生活污水凈化槽技術是以傳統化糞池為礎,在好氧區增設曝氣裝置,同時增設沉淀區并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統,此外,在第二厭氧區底部堆積部分漂浮填料以防止污泥流失,提高凈化槽負荷。
4、A/O法+化學除磷法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
江蘇省昆山市周莊鎮一期污水處理廠采用地埋式A/O法+化學除磷法工藝對當地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生活污水經調節池均勻水質、水量后,連續流經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進行生化處理。在缺氧池中進行反化脫氮處理,在好氧池中進行去碳及化反應。在二沉池前投加化學藥劑,利用化學法除磷。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濃縮池經污泥消化、穩定、濃縮后脫水處置,定期外運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出水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排放標準。
污泥膨脹的發生
期間粘有較多細碎污泥絮體的高粘性泡沫彌漫于池面,整個曝氣階段都沒有衰薊污泥無法沉降,沉淀期結束后水面仍有明顯可見的大量黃褐色污泥絮團懸浮,SVI高達250~280mL/g。由于潷水時有較多污泥流失,出水COD上升至170~190mg/L。對加入聚合化鋁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進行測定,COD僅為50~60mg/L(好于正常情況下的出水),這說明絲狀菌本身能有效地降解有機物。在顯微鏡下觀察污泥:一根根絲狀球衣細菌交錯叢生,像廷一般散亂膨松;原來呈塊狀的菌膠團已*解體,細碎的污泥絮體散落于絲狀菌叢中,有較多的草履蟲和豆形蟲等原生動物活動于其間,此時絲狀菌已成為污泥的主體。
自從活性污泥法問世以來,污泥膨脹一直是運行管理中的一個難題。污泥膨脹有3個明顯的特征:(1)發生率比較高,在歐洲大約有50%的污水處理廠都存在污泥膨脹現象;(2)具有普遍性,幾乎所有的活性污泥工藝都有污泥膨脹問題;(3)后果嚴重,當污泥膨脹發生時,大量的污泥隨水流失,導致出水懸浮物增高,水質達不到排放標準,直至整個工藝運轉失效,而再恢復到正常狀態又需要很長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