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無論本地的還是外地的設備都是一樣的,趕緊打咨詢吧
:
魯盛主營一體化設備、地埋式設備等;型號齊全,品種多樣,可根據實際情況定制
加油站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絲狀菌受打擊后表現:
如果不*,可能出現變異,具體辦法:
1。制定周全計劃,確保一次成功;
2。滅殺三天前停止排泥,避免絲狀菌進入物化系統并再次進入生化系統;
3。一次不成功,交替使用殺滅方法;
4。*失敗后,進行排空殺毒處理后重新培養。
E、污泥老化
指標表現:
1。SV測定
A。沉降速度:快,時間比正???.4倍;
B。污泥絮團:大,比較松散,絮凝速度也快;
C。污泥顏色:深暗、灰黑、不具有鮮活光澤;
D。上清液清澈度:有好的清澈度,游離較多細小絮體。
E。液面浮渣:有浮渣和泡沫產生。
2。鏡檢觀察
后生動物數量占優,污泥菌膠團粗、色深。
3。F/M確認
*處于低水平,小于0.05。
原因:
1。排泥不及時,污泥齡長。
2。進水*處于低負荷狀態。
3。過度曝氣。
4。污泥濃度控制過高。
控制方法:
1。確保污泥濃度在一定范圍,通過F/M確定,同時確保排泥的均勻性。
2。曝氣的均勻性和防止過曝氣。通過檢測DO,控制出水端2.5mg/L。
3。避免低負荷運行;控制F/M=0.15-0.25之間。必要時補充外加碳源。
指標控制:
1。F/M:控制0.15-0.25。
2。DO:大于4mg/L屬于過曝氣。
3。污泥齡:7-10天。
F、污泥中毒
判斷方法:
1。觀察SV:污泥活性降低,原生動物死亡,菌膠團解體細小化,有大量不沉降細小顆粒,污泥絮凝性變差,絮凝時間長。
2。鏡檢:
A。原生動物死亡或消失:以楯形蟲為代表的爬行類原生動物消失。持續6小時后原生動物消失
B。后生動物活動減弱。
C。菌膠團:出現解體,大量細小菌膠團顆粒。
D。液面浮渣:色澤晦暗,稀薄松散;鏡檢浮渣發現無原后生動物,菌膠團松散,細小部分過多。
指標表現:
1。溶解氧變化:逐漸上升
2。出水變化:有機物濃度不斷升高。
處理對策:
1。阻止進一步進入;中斷源頭;
2。稀釋已進入的混合液,加大污泥回流;
3。利用排泥抗擊沖擊。
原因:污泥腐化、污泥脫氮、污泥膨脹
1。污泥腐化:缺氧造成厭氧分解,產生大量氣體。
2。污泥脫氮:反硝化作用(硝酸鹽在反硝化菌作用DO小于0.5mg/L還原成氨和氮),產生氣體。
3。絲狀菌膨脹:活性污泥絮團內夾帶過量細小氣泡,導致污泥比重降低。
指標表現:
1。鏡檢:活性污泥菌膠團內有細小光亮點。
2。肉眼觀察:菌膠團內有細小氣泡,陽光下氣泡受熱膨脹。
3。SV測定:出現氣泡,并膨脹上升。
3、地埋式一體化生物濾池工藝
其主體為一體化結構,由缺氧池、生物濾池和沉淀池三部分組成。污水進入缺氧池后,沿折流板形成推流,出水通過半管式溢流布水器自流進入生物濾池。生物濾池通過拔風管進行自然通風,利用兩級濺水盤強化充氧效果。出水流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其余排出體系。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無需曝氣充氧,產泥量少,是一種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處理技術,能夠滿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要求。
污水凈化沼氣池
污水凈化沼氣池是由沼氣池和厭氧生物濾池串聯而成,可幾戶合建或單戶修建,布置靈活。
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生物濾池的構造類似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不同之處在于池頂密封,其工程投資、運行費用低,對維護人員的要求不高,已在我國農村應用。
復合厭氧處理技術
復合厭氧處理技術是厭氧活性法和厭氧生物膜法相結合的處理方法。復合厭氧反應器由輕質濾料層、懸浮厭氧污泥床等組成,經厭氧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雙重協同作用,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此外,通過在反應器中設置特殊輕質濾料層,防止了污泥流失,提高了反應器的容積負荷和處理效果。
COD 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 ,TN 采用過硫酸鉀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 ,NH4+-N 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 ,TP 采用鉬銻抗分光光度法測定 , SS 采 用 重 量 法 測 定 。 實 驗 過 程 中 采 用 LEICA DFC300 FX 顯微鏡 ( 徠卡儀器 ( 德國 ) 有限公司 ) 觀察活性污泥結構和其中的生物相 ; 用 4HF 型振動樣品磁強計 ( 美國 ADE 公司 ) 測定磁性鐵氧體 粉末的比飽和磁化強度。
1.6 污泥培養與馴化
MBR-A: 接種污泥取自鎮江某污水處理廠 ,污泥活性良好。 將該活性污泥注入膜生物反應器,在溫度約為 25 ℃且曝氣的條件下培養馴化。 當反應器中污泥的質量濃度達到 3500 mg/L 時,加入一定量的磁性鐵氧體粉末; 繼續培養馴化一段時間后 ,反應器內的污泥質量濃度達到5100 mg/L 左右,形成磁性污泥。 在顯微鏡下觀察,污泥中微生物豐富 ,活性較好,同時鐵氧體顆粒能與微生物形成穩定的菌膠團 。
MBR-B 中的污泥培養與馴化過程同 MBR-A,但不添加磁性鐵氧體粉末 。
污泥焚燒爐是城市污泥焚燒處理系統的核心設備,按結構特性可分為立式多層爐、回轉窯爐、多膛爐、流化床爐和噴射式爐。流化床焚燒爐內沒有運動部件,它具有強烈的湍流,均勻的溫度分布,能在相對較低的溫度和較少的過??諝庀赂咝嗜紵?,獲得較高的有害物質去除率。
整個試驗裝置由燃燒本體部分、啟動燃燒室、風機部分、加料系統、旋風分離器等部分組成。
燃燒本體分風室、沸騰段、過渡段和懸浮段4部分,總高度5.03m;沸騰段高1.16m,內截面積230mm×230mm;過渡段高0.20m;懸浮段分為2級,總高度為3m,內截面積460mm×395mm。風機部分由引風機和空氣壓縮機組成,由壓縮機送過來的一次風經預熱后被送往風室,二次風是由風室下部引出,分為2個支路在懸浮段部分被送入爐膛。
測量系統
與正常進行比較
絲狀菌 正常菌膠團
對氧和底物濃度要求 要求較多碳源,對氧和磷要求較低 要求較多氧。適當磷
毒物抵抗能力 抗氮沖擊能力弱 可正常脫氮除磷
pH 4.5-6.5 6-8
溫度 高溫容易生長 25-30
營養物質 進水CH含量過高,其他營養不足,要求不高 需要NP,要求全面
分類
正常 判斷依據SV(10-30) SVI判斷
(50-150)
輕度膨脹不明顯,沉降性略差,污泥體積數增加10%,色澤為棕褐色,絮凝時間延長2-4倍,SV=25-40 250
中度膨脹有明顯變化,色澤變淡,沉降性能降低,壓縮沉淀時間延長2倍,SV=40-60 300-350
高度膨脹效果非常差,15min無效果,污泥高度細密,顏色鮮艷而淺淡,SV=90左右 500-700
極度膨脹SV=100,30min無沉降,顏色淺淡發白
原因:
1。外圍原因:
A。接種活性污泥絲狀菌感染;
B。進水水質成分影響;進水成分單一,缺少營養劑以及微量元素
2。內部控制原因:
A。*低負荷運行;
B。*低溶解氧或局部缺氧運行;
C。營養劑投加失衡;
D。酸性廢水環境對絲狀菌的誘發作用
指標表現:
1。F/M:小于0.05長時間;
2。缺氧或局部厭氧狀態存在;
3。進水成分單一影響
控制難度:
1。絲狀菌和正常菌膠團對環境和食物要求區別性不高;
2。工藝調整對絲狀菌膨脹的穩定控制不足;
3。絲狀菌自身特點,適用環境強,可變異;
4。*滅殺的難度高;
處理對策:
1。工藝控制參數嚴格管理:對于輕度、中度早期膨脹可采用
A。溶解氧:控制池進水端不小于1mg/L;池尾不小于3mg/L。結合溶解氧適當調整污泥回流量。
B。食微比:控制F/M在0.15,不低于0.05;
C。營養要求:保持營養均衡,足量均勻補充NP。
2。引入惰性物質抑制:對于高度膨脹可采用,具體辦法是降低物化階段沉淀效果,通過測定SV從90降到70后可考慮減少惰性物質進入,嚴格控制排泥,確保日污泥濃度變化不超過15%。
3。高PH污水抑制膨脹。適用于高度膨脹。具體辦法控制pH在10左右,持續時間4-8小時,進行過程中要求充分調節,均勻排放,嚴格監視各段不超過10.5??刂莆勰嗷亓?%;結合鏡檢觀察和SV測定檢測效果。一般2天后系統會恢復正常。
4。利用抑制和殺滅絲狀菌。投加量70-90g/m3,投加時間每袋(50Kg)間隔5分鐘,總時間不超過停留時間的1/2,結合鏡檢和SV測定確認效果,一般3天后系統恢復正常。
絲狀菌受打擊后表現:
如果不*,可能出現變異,具體辦法:
1。制定周全計劃,確保一次成功;
2。滅殺三天前停止排泥,避免絲狀菌進入物化系統并再次進入生化系統;
3。一次不成功,交替使用殺滅方法;
4。*失敗后,進行排空殺毒處理后重新培養。
E、污泥老化
指標表現:
1。SV測定
A。沉降速度:快,時間比正???.4倍;
B。污泥絮團:大,比較松散,絮凝速度也快;
C。污泥顏色:深暗、灰黑、不具有鮮活光澤;
D。上清液清澈度:有好的清澈度,游離較多細小絮體。
E。液面浮渣:有浮渣和泡沫產生。
2。鏡檢觀察
后生動物數量占優,污泥菌膠團粗、色深。
3。F/M確認
*處于低水平,小于0.05。
原因:
1。排泥不及時,污泥齡長。
2。進水*處于低負荷狀態。
3。過度曝氣。
4。污泥濃度控制過高。
控制方法:
1。確保污泥濃度在一定范圍,通過F/M確定,同時確保排泥的均勻性。
2。曝氣的均勻性和防止過曝氣。通過檢測DO,控制出水端2.5mg/L。
3。避免低負荷運行;控制F/M=0.15-0.25之間。必要時補充外加碳源。
指標控制:
1。F/M:控制0.15-0.25。
2。DO:大于4mg/L屬于過曝氣。
3。污泥齡:7-10天。
F、污泥中毒
判斷方法:
1。觀察SV:污泥活性降低,原生動物死亡,菌膠團解體細小化,有大量不沉降細小顆粒,污泥絮凝性變差,絮凝時間長。
2。鏡檢:
A。原生動物死亡或消失:以楯形蟲為代表的爬行類原生動物消失。持續6小時后原生動物消失
B。后生動物活動減弱。
C。菌膠團:出現解體,大量細小菌膠團顆粒。
D。液面浮渣:色澤晦暗,稀薄松散;鏡檢浮渣發現無原后生動物,菌膠團松散,細小部分過多。
指標表現:
1。溶解氧變化:逐漸上升
2。出水變化:有機物濃度不斷升高。
處理對策:
1。阻止進一步進入;中斷源頭;
2。稀釋已進入的混合液,加大污泥回流;
3。利用排泥抗擊沖擊。
生活污水處理裝置、A-A2/O無能耗污水凈化系統、HW系列無動力高效生活污水凈化裝置、GW自凈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以及A2/O2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等等。這些處理技術的主體工藝大都運用厭氧消化——好氧降解、兩段生物膜法等傳統理論使污水、糞便得以凈化,污水按水力位能原理自行運行而無需外加動力。憑借投資省、無需運行費用、便于維護與管理等特點在國內部分省市得到廣泛應用。其本流程為:生活污水→厭氧消化→厭氧生物過濾→接觸氧化→排放。
2、UUAR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
2005年浙江大學環境工程系的沈東升等人研究出了農村生活污水地埋式無動力厭氧達標處理技獅UUAR)。該技術采用生活污水自流的方式,應用厭氧生物膜技術及推流原理,采用內充固定空心球狀填料的地下厭氧管道式或折流式反應器裝置為*處理設備,利用附著于空心球狀填料內外表面或懸浮的專門馴化專性厭氧或兼氧微生物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病原菌和部分氮、磷,從而達到凈化生活污水的目的。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無日常運行費用,適宜于農村生活污水的分散處理。
3、早期有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
我國對地埋式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同樣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1994年開發出的新型WSZ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工藝流程為:污水→調節池→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調節池停留時間為4-8h,為節省占地面積,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接觸氧化池內設置半軟性填料,停留時間為2.5-3.2h;199年蘇楊等人研究的高效生活污水凈化槽技術是以傳統化糞池為礎,在好氧區增設曝氣裝置,同時增設沉淀區并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統,此外,在第二厭氧區底部堆積部分漂浮填料以防止污泥流失,提高凈化槽負荷。
4、A/O法+化學除磷法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
江蘇省昆山市周莊鎮一期污水處理廠采用地埋式A/O法+化學除磷法工藝對當地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生活污水經調節池均勻水質、水量后,連續流經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進行生化處理。在缺氧池中進行反化脫氮處理,在好氧池中進行去碳及化反應。在二沉池前投加化學藥劑,利用化學法除磷。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濃縮池經污泥消化、穩定、濃縮后脫水處置,定期外運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出水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排放標準。
污水處理系統來說,設備管理有以下四個要點:
(1)
使用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要有操作規程,規定操作步驟。設備操作規程主要根據設備制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相結合而制定。工人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設備使用過程中要作工況記錄。
(2)
保養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應制訂保養條例,保養條例根據設備制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結合而制定,也可把保養條例放在操作規程一起。保養條例中包括進行清潔、調整、緊固、潤滑和防腐等內容。保養工作同樣應作記錄。保養工作可分為:例行保養--指運轉中的檢查保養。定檢保養--定期停機檢查保養。停放保養—指備用機組或閑置設備的保養。換季保養—指設備入夏、入冬、梅雨期等季節性需要的保養工作,包括采取防曬、防寒、防潮、降溫等措施。
(3)
檢修好設備
對主要設備制訂設備檢修標準,通過檢修,恢復技術性能。有些設備,要明確大、中、小修界限、分工落實。對主要設備必須明確檢修周期,實行定期檢修,不要到損壞十分嚴重時再想到修理。對常規修理,應制定檢修工料定額,以降低檢修成本,每次檢修都應作詳細記錄。
(4)
管好設備
這里所說的“管”,是指從設備購置--安裝--調試—驗收-使用-保養-檢修-報廢-更新全過程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設備的資金管理(大修費、折舊費等)對每一環節都應有制定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