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m3/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設備技術說明
①調節池。來自生產車間的DMF廢水經過簡易格柵后直接進入調節池,以調節水質水量。調節池底部設穿孔曝氣管,通過曝氣對廢水進行混合。
②投配池。由于原廢水成分中一,缺乏微生物生長所必須的氮、磷等元素。因此廢水從調節池出來后進入投配池中,在此完成營養元素的添加以及pH值、堿度的調節。
③EGSB反應器。投配池出水由水泵定量打入EGSB厭氧反應器中,在此有效去除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本工程厭氧反應器采用鋼制的AnaEG反應器,屬于EGSB反應器的一種,直徑2.5m,高8m,有效容積為40m3,廢水在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設計為1d,反應器的容積負荷為10kg[CODCr]/(m3·d-1),預計去除90%的有機物。反應器底部安裝有環狀布水器,頂部設置一個三相分離器。該三相分離器為產品,經多項工程實踐證明其性能*可靠。反應器從下到上設置取樣口5個,并設有人孔,排泥管等。由于工程規模較小,產生的沼氣利用價值不大,故經過水封后高空排放。
④接觸氧化池。厭氧出水直接進入BioAX接觸氧化池,以去除剩余部分有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彈性填料,曝氣裝置采用與之配套的內循環式充氧混合器,造價低廉且不易堵塞,運行穩定性好,共裝12套。廢水在氧化池中停留時間設計為36h。
⑤斜管沉淀池。接觸氧化池出水進入斜管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清夜直接排放。污泥進入泥斗中,定期排放后深埋處理。
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目前已相當成熟,其核心技術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對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進及發展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在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已較少使用。根據污水的水量、水質和出水要求及當地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處理的正常運行、處理費用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二、 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典型的生活污水處理完整工藝如下:
污水——前處理 —— 生化法—— 二沉池——
| |
-——-——污泥處理系統--
消毒—— 出水
前處理也稱為預處理技術,常用的有格柵或格網、調節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們稱污水處理工藝是特指這部分,如接觸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厭氧和好氧)處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較經濟、較適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質及現場的條件而選擇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對投資及運行成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兩者之間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點,接觸氧化池內2個區系微生物組成的相互作用可能影響系統的處理效率,但是由于大部分微生物不可培養,在實驗室分離培養的微生物只占總環境微生物的0.1%~10%,而以高通量測序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研究手段,簡化了研究步驟,不需要對微生物進行分離培養,因而能夠動態研究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可以真實的反映微生物的存在狀態,因此本研究主要通過提取基因組DNA,利用PCR擴增和454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了印染廢水接觸氧化池中懸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組成差異,對不同環境條件下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差異進行了初步分析,為闡明微生物群落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積累數據。
厭氧濾池的啟動
厭氧濾池的啟動即完成反應器內污泥的增殖與馴化,通過形成生物膜和細胞聚集體
使污泥達到預定的濃度和活性,從而使反應器可在設計負荷下正常運行。通??刹捎靡延械奈鬯幚韽S的消化污泥作為接種污泥,污泥在投加前可與部分原水混合,在反應器仲停留3-5d,然后開始連續進水。開始時,COD負荷應低于1.0kg/(m3·d)。對于高濃度的廢水要進行適當的稀釋,并在啟動過程中逐漸減少稀釋倍數,增加負荷。當廢水中可生物降解的COD去除率達到80%左右時,即可按設計負荷連續運行了。
如果想對體系內COD 的講解情況有一個*的了解,可以觀察并監測反應過程中堿度和pH 的變化情況。除此之外,這兩者還能作為判斷硝化反硝化終點的根本依據。這樣能夠減少曝氣時間,在大限度上降低甚至避免過度曝氣會短程硝化產生的消極影響。如果不能得到一個良好的控制效果,就會直接影響到處理效果,更有甚者,還會讓生成化系統直接癱瘓??傊?,硝化池內的堿度和終取得的硝化效果是成正比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堿度一定要被控制在一個適合的范圍之內,物極必反,也不能過高。因為,堿度如果增加,pH 就也會隨著升高,如果pH 從7 上升到9,池中的游離氮的比率就會成倍上漲——從僅僅3%提升至30%,這樣一來,硝化系能就會被降低。這是由于硝化的對象主要是銨離子。并且,游離銨本身就有著抑制硝化的功效。并且,硝化菌對pH 的變化有良好的感知度,比較敏感,為了保持適宜且穩定的pH,一定要有足夠的堿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起到調節和緩沖的作用。
70m3/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1、生物接觸氧化池每個(格)平面形狀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長不宜大于10m。其長寬比宜采用 1:2~1:1,有效面積不宜大于100m2 。
2、 生物接觸氧化池由下*應包括構造層、填料層、穩水層和超高。其中,構造層層高宜采用 0.6~1.2m,填料層高宜采用 2.5~3.5m,穩水層高宜采用0.4~0.5m,超高不宜小于 0.5m。
3、 生物接觸氧化池進水端宜設導流槽,其寬度不宜小于 0.8m。導流槽與生物接觸氧化池應采用導流墻分隔。導流墻下緣至填料底面的距離宜為0.3~0.5m,至池底的距離宜不小于 0.4m。
4、生物接觸氧化池應在填料下方滿平面均勻曝氣。
5、當采用穿孔管曝氣時,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長度不宜大于 5m;水平誤差每根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3mm,且應有調節氣量和方便維修的設施。
6、生物接觸氧化池應設集水槽均勻出水。集水槽過堰負荷宜為 2.0~3.0L/(s•m) 。
7、生物接觸氧化池底部應有放空設施。
8、當生物接觸氧化池水面可能產生大量泡沫時,應有消除泡沫措施。
9、生物接觸氧化池應有檢測溶解氧的設施。
填料
1、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填料應采用對微生物無毒害、易掛膜、比表面積較大、空隙率較高、氧轉移性能較好、機械強度較大、經久耐用、價格低廉的材料。
2、當采用爐渣等粒狀填料時, 填料層下部 0.5m 高度范圍內的填料粒徑宜采用 50~80mm,其上部填料粒徑宜采用 20~50mm(常用爐渣填料的理化性能見附錄 B) 。
3、當采用蜂窩填料時,孔徑宜采用 25~30mm。材料宜為玻璃鋼、聚氯乙烯等。
4、不同類型的填料可組合應用。
UASB系統的啟動
對于一個新建的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系統來說,啟動過程主要是用未經馴化的絮狀污泥(如污水處理廠的消化污泥)對其進行接種,使反應器達到設計負荷并實現有機物的去除效果,通常這一過程伴隨著顆?;耐瓿?,因此也稱為污泥的顆?;S捎趨捬跷⑸?,特別是甲烷菌增殖很慢,厭氧反應器的啟動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一旦啟動完成,在停止運行后的再次啟動可以迅速完成。
當沒有現成的厭氧污泥和顆粒污泥時,采用多的是城市污水廠的消化污泥。除了消化污泥之外,可用作接種的污泥和沉淀物或富微生物的河泥也可以培養出顆粒污泥。污泥VSS的接種濃度至少不低于10kg/m3反應器容積。接種污泥的填充量應不超過反應器容積的60%。
當用非顆粒污泥接種時,為了培養顆粒污泥或沉降性能好的污泥,都存在一個將絮狀污泥和分散的細小污泥由反應器“洗出”的階段,這是反應器完成顆?;南葲Q條件。這一階段是一個緩慢和微生物逐步進化的過程,控制的關鍵要素之一是水力停留時間或上升流速。一般升流速度未0.4-1.0m/h,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出水的回流。但是出水沖走的污泥沒有必要回流到反應器。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技術原理
生物接觸氧化池即采用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接觸氧化法相結合的方式,好氧曝氣采用活性污泥工藝,利用好氧微生物菌群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通過生物膜的作用進一步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具體結構采用的是多段推流式,即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分成多格,污水串聯流過每一格間??墒姑扛裆L的微生物與負荷條件相適應,有利于專性微生物的培養馴化,提高處理效率。
技術特點
1、進水采用進水堰的方式,進水與進氣逆向,增加水與生物膜的接觸面積。2、載體生物填料采用新式生物浮球,球內能固定和包藏生物膜。不用填料固定支架,可以解決修理更換的困難。采用新式羅茨鼓風機供氣,充氧設備采用微孔曝氣器。
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以下特點: 1、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2、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無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裝置
即改進型化糞池,工藝流程如下:
污水——厭氧水解池 —— 厭氧過濾池—— 氧化溝——出水
厭氧水解池即為國標化糞池,厭氧過濾池即為厭氧接觸氧化池,內置填料,氧化溝即利用排水溝及強制通風,空氣中的氧氣溶入污水中的過程為自然進行。這一污水處理工藝適宜單個住宅樓的生活污水處理,且可與國標化糞池組合使用,其大的優點是運行費用為零。出水水質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該工藝適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處理工程,可在較為富裕的農村地區使用。
2、 A/O法
即厭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污水——前處理——厭氧水解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
|_______ 污泥回流___|
——過濾池——出水
A:厭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2~4小時。
厭氧池下部為污泥床區,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間,進水系統可采用脈沖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底部設布水溝,保留污泥不沉積底部,呈懸浮狀態。
污泥床平均濃度為30~35g/l則污泥負荷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池內設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則以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的特點。曝氣系統可采用鼓風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投資及運行成本)。為培養微生物的不同的優勢菌種,將接觸氧化池分為兩格是行之有效的。*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2.5小時,有機負荷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1.5小時,有機負荷0.768kgBOD5/m3.d。
A/O法的主要特點是: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高容積負荷;不存在污泥膨脹;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
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處理工藝,原理上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