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污水處理設備
預處理
一般來講,溫度、PH值等如不過高或過低,可不設專門的調節池。因為R池本身實際上就等于一個調節池。這也是R工藝用在小型污水廠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性。
3.2格柵
由于設計流量較小,導致格柵都比較小。比如規模為5000噸/日的污水廠,設粗細格柵各設兩臺,并聯設置,經計算格柵尺寸如下表: 由上表可見,處理規模5000噸/日的處理廠,總變化系數Kz=1.7時,計算得粗、細格柵尺寸都很小。這種情況下若采用機械格柵,渠道上部的驅動部分及柵渣輸送機所需的空間一般都在2m以上,造成很大的空間浪費,對于小型污水處理廠,格柵間往往有上部建筑,則增加了土建投資。所以在柵渣量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如果計算得格柵較小,可采用人工格柵代替機械格柵。
3.3沉砂池
沉砂池一般選用鐘式沉砂池或類似產品。如果鐘式沉砂池池徑不太,沉砂池可采用碳鋼制成的成套設備。另外沉砂池進出水渠也可采用相應碳鋼制作。這樣不僅增加了方便施工安裝,而且由于尺寸較小,造價不見得高出鋼筋砼池多少。
3.4曝氣系統
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方式可分為兩大類:鼓風曝氣及機械曝氣兩大類。鼓風曝氣系統的主要設備是鼓風機及擴散系統。小污水廠的鼓風機一般采用羅茨風機及小型離心風機。分散系統一般采用微孔曝氣器。但必須是適應于間歇曝氣的運行方式。鼓風機往往安裝在R池旁邊,以減少管路系統的造價。由于污水廠較小,一般不設鼓風機房,僅在鼓風機上設罩棚。這主要適用于廠礦企業內的污水處理廠,不嚴格控制噪音的情況。如果污水廠毗臨生活小區,若采用鼓風曝氣則必須建鼓風機房,同時還要有相應的降噪措施,這樣情況下宜采用機械曝氣方式。
機械曝氣相對于鼓風曝氣而言,具有噪音低、安裝簡單等優點,特別適用于小型污水廠。主要的機械曝氣設備原理、適用條件及參考生產設備廠家見下表。 上表中1、2類設備為潛水電機,具有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噪音小、曝氣效率高等優點,只是潛水電機對設備加工能力及設備自保護能力要求較高。而3、4類電機在水面上,運行安全,壽命相對較長,但噪音較1、2稍大,安裝需要拉索,不太美觀。 在很多情況下,曝氣機都是設備。在近年來興建的小型污水廠中,上述四類曝氣機都被廣為采用。但相對于鼓風曝氣動力效率較低。
曝氣生化系統主要是在有氧的情況下,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還原過程,把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1.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曝氣量,通過控制各閥門,調整進氣量。
2.曝氣池應通過調整污泥負荷、污泥泥齡或污泥濃度等方式進行工藝控制。
3.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宜為2mg/L。
4.應經常觀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顏色、狀態、氣味等,并定時測試和計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關項目。
5.因水溫、水質或曝氣池運行方式的變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不正?,F象,應分析原因,并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運行工況,采取適當措施恢復正常。
6.當曝氣池水溫低時,應采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它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曝氣池水溫不能高于38℃,過高時,應在采取降溫措施后,方可繼續進水!
7.曝氣池產生泡沫和浮渣時,應根據泡沫顏色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恢復正常。視情況開啟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劑。
8.根據污泥情況向生化池內加營養劑,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營養源。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鈉或*。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是新農村污水處理中較常用的一種處理技術。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眾多,各有優缺點,選擇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論證和比選,注重經濟適用。
生物處理法就是通過風機等設備給污水輸氧,培養生物菌種和微生物,通過菌種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為無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質,少部分合成為細胞物質,促使微生物增長,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凈化排放。如R法,集曝氣、沉淀、排水功能于一體,不斷地轉換,省去了傳統的污泥回流設備,大大降低了建設費用;A20法具有脫氮、除磷功能,還有如生物轉盤處理工藝、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工藝等。生物處理法和自然處理系統比較, 占地面積小,抗氣候等外界影響的能力強,建設的地點選擇范圍大,處理穩定,處理效率高。但基建投資、運行成本要高于自然處理系統。
加油站污水處理設備生物接觸氧化法的 BOD負荷與廢水的基質濃度有關,對低BOD濃度(50~300毫克/升)廢水每日每立方米的填料采用2~5千克(BOD5),廢水停留時間為0.5~1.5小時,氧化池內耗氧量約1~3毫克/升。由于氧化池內生物量較大,處理負荷高,可控制溶解氧量較高,一般要求氧化池出水中剩余溶解氧為2~3毫克/升。
A:厭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2~4小時。
厭氧池下部為污泥床區,污泥床厚度通??刂圃?~1.2M之間,進水系統可采用脈沖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底部設布水溝,保留污泥不沉積底部,呈懸浮狀態。
污泥床平均濃度為30~35g/l則污泥負荷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池內設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則以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的特點。曝氣系統可采用鼓風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投資及運行成本)。為培養微生物的不同的優勢菌種,將接觸氧化池分為兩格是行之有效的。*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2.5小時,有機負荷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1.5小時,有機負荷0.768kgBOD5/m3.d。
氧化溝
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其池體狹長,故稱為氧化溝。氧化溝有多種構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羅塞式;B:奧巴爾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溝;D:曝氣—沉淀一體化氧化溝
氧化溝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其規模從每日幾百立方米至幾萬立方米,工藝日趨完善,其構造型式也越來越多。其主要特點是:進出水裝置簡單;污水的流態可看成是*混合式,由于池體狹長,又類似于推流式;BOD負荷低,處理水質良好;污泥產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齡長,具有脫氮的功能。
設計要點: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5000mg/l;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去除BOD5時,取5~8天,當要求硝化反應時取10~30天;水力停留時間為20、24、36、48h,根據對處理水水質要求而定;BOD—SS負荷(Ns)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積負荷(Nv)為0.1~0.2 kgBOD/(m3.d);污泥回流比為50~150%;混合液在渠內的流速為0.4~0.5m/s;溝底流速為0.3 m/s。
接觸氧化的處理裝置
分流式的曝氣裝置在池的一側,填料裝在另一側,依靠泵或空氣的提升作用,使水流在填料層內循環,給填料上的生物膜供氧。此法的優點是廢水在隔間充氧,氧的供應充分,對生物膜生長有利。缺點是氧的利用率較低,動力消耗較大;因為水力沖刷作用較小,老化的生物膜不易脫落,新陳代謝周期較長,生物膜活性較??;同時還會因生物膜不易脫落而引起填料堵塞。
直接式是在氧化池填料底部直接鼓風曝氣。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擾動,更新較快,保持較高的活性;同時在進水負荷穩定的情況下,生物膜能維持一定的厚度,不易發生堵塞現象。一般生物膜厚度控制在1毫米左右為宜。 選用適當的填料以增加生物膜與廢水的接觸表面積是提高生物膜凈化廢水能力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蜂窩狀填料。
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
分散的幾戶或十幾戶人家適合采用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
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是一種基于自然生態原理,予以工程化、實用化而創造出的一種新型小規模污水凈化工藝技術,是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經一定構造、距地面約50 cm深和具有良好擴散性能的土層中。投配污水緩慢通過布水管周圍的碎石和砂層,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層中擴散。表層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區處于好氧狀態,污水中的污染物質被過濾、吸附、降解。所以地下滲濾的處理過程非常類似于污水慢速滲濾處理過程。由于負荷低,停留時間長,水質凈化效果非常好,而且穩定。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建設容易、維護管理簡單,基建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整個處理裝置放在地下,不損害景觀,不產生臭氣。
接觸氧化的布氣布水裝置
接觸氧化池均勻地布水布氣很重要,它對于發揮填料作用,提高氧化池工作效率有很大關系。供氣的作用有三:①使生物接觸氧化池溶解氧一般控制在4~5mg/L左右;②充分攪拌形成紊流,有利于均勻布水,紊流愈甚,被處理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愈高,傳質效率良好,從而處理效果也愈佳;③防止填料堵塞,促進生物膜更新。
目前生產上常采用的布氣方式有噴射器(水射器)供氧、穿孔管布氣、曝氣頭布氣等。布水方式分順流和逆流兩種。順流指進水與供氣同向,氧化池中水、氣同向流動,此種工藝中填料不易堵塞,生物膜更新情況較好,較易控制;逆流指進水與供氣方向相反,池內水、氣逆向相對流動,氣液接觸條件好,增加了氣水與生物膜的接觸面積,故去除效果好,但由于進水部分的水力沖刷作用較小,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易脫落更新。國內通常采用的是順流工藝。
厭氧生物處理系統
我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開展生活污水厭氧生物法的開發和研制工作,許多形式各異的無動力或微動力的低能耗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得到應用。如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采用無動力厭氧生物膜技術,工藝流程簡單,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也無需專人管理。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技術設備的基建投資略高于好氧處理,無日常運行費用的支出。
厭氧生物法目前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物處理效率較低,尤其表現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
將傳統ABR改進為復合式ABR (HABR ) , 并采用HABR /混凝/生物接觸氧化組合工藝處理印染廢水, 重點考察了HABR 的處理效果以及混凝工藝位置的選擇。結果表明, 通過在ABR中增設填料層、合理分配各反應室的上升流速和增加污泥回流, 明顯提高了其對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 將混凝工藝置于厭氧和好氧工藝之間, 從處理效果和成本方面考慮都是較有利的;當印染廢水的COD 為400~ 500mg /L、色度為500~ 600倍、SS為200~ 250mg /L時, 組合工藝對COD、色度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別可達85. 4%、95. 6%、90. 9% ,處理效果好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