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O-2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Orbal氧化溝
Orbal氧化溝在南非開發并于20世紀70年代引入美國后得到迅速推廣,至今已有300座污水處理廠運行,大處理能力達24.6萬m3/d。它是由若干圓形成或橢圓形同心溝渠組成的多渠氧化溝系統。Orbal氧化溝又稱同心溝型氧化溝,池型為圓形或橢圓形,采用三渠道模式。在該系統中有若干個多孔曝氣圓盤的水平旋轉裝置,用以傳氧和混合。污水從外溝流入,內溝流出,形成3 個*混合反應器的串連形式。溶解氧濃度從外溝到內溝依次增高,形成濃度梯度,渠間溶解氧濃度的變化較大。從局部看水流是處于*混合式,但從Orbal 氧化溝整個系統看水流又是推流式,這樣的水流方式與工藝特點使Orbal 氧化溝既具有良好的有機物去除效果,又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BAF,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也叫淹沒式曝氣生物濾池(SBAF,Submerg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在國外從20 世紀初開始研究,于80年代末基本成型,后不斷改進并開發出多種形式。在開發過程中,充分借鑒了污水處理的接觸氧化法和給水快濾池的設計思路,集曝氣、高濾速、截留懸浮物、定期反沖洗等特點于一體。
什么是生物濾池的負荷
生物濾池的負荷分為有機負荷與水力負荷兩種。
水力負荷指在保證處理水達到要求質量的前提下,單位體積濾料或單位面積濾池每天可以處理的廢水水量,前者又稱水力容積負荷,后者又稱水力表面負荷,因此水力表面負荷又稱為濾率。如果使用回流系統,計算水力負荷時應包括回流水量。
生物濾池的有機負荷指進入單位體積濾料的有機物的量或單位體積濾料每天可以去除的有機物的量,也稱為有機容積負荷,后者爻際是生物濾池的氧化能力,而前者則必須注明去除率才能真正反映生物濾池的效率。生物濾池
普通生物濾池處理生活污水或以生活污水為主的城市污水時。
生物濾池的特點有哪些
生物濾池的大優點是構造簡單、操作容易,而且能經受有毒廢水或有機負荷的沖擊。這是因為廢水在生物濾池內的停留時間較短,即使表面的微生物可能被殺死而被脫落去除,又可以露出一層未被傷害的生物體。如果有毒廢水或有機負荷的沖擊持續時間較長,或有毒物質被吸附在生物膜上,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因為微生物附著生長在濾料固定的表面上,無法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反應器內的生物量,因此也就沒有有效的方法控制出水的水質。因此,如果進水的濃度或流量增加,即進水的有機負荷或水力負荷增加,出水水質也將隨之惡化;進水溫度下降或環境溫度下降,基質的去除速率也將下降。
目前常見的工藝
1. SR系列
SR 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縮寫,初由英國學者Ardern 和Lockett 于1914 年提出,但由于當時曝氣器易堵塞,自動控制水平低,運行操作管理復雜等原因,很快就被連續式活性污泥法取代。
2. ICEAS工藝
ICEAS(Intermitent Cyclic Extended Aeration System)工藝是間歇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的簡稱。1968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與美國ABJ公司合作開發了“采用間歇反應器體系的連續進水,周期排水,延時曝氣好氧活性污泥法”即ICEAS工藝。1976年建成了世界上*座ICEAS工藝污水處理廠。
一體化氧化溝
一體化氧化溝(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又稱合建式氧化溝,廣義地說,一體化氧化溝就是不單獨設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設備的氧化溝,其曝氣凈化與固液分離操作在同一個構筑物中完成,污泥自動回流,設備和池容利用率為*。一體化氧化溝包括了早期間歇運行的Pasveer氧化溝,帶側支渠的氧化溝和20世紀70年代在丹麥發展起來的PI型氧化溝,如VR型氧化溝、雙溝(D型)或三溝(T型交替式)。也包括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這一概念在80年代提出的ICC(Interchannel Clarifer)型氧化溝。
WSZ-AO-2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什么是活性生物濾池
活性生物濾池的英文是Activated Biofilter,簡寫為ABF,由生物濾池和曝氣池串聯組成的一種生物膜一活性污泥二段生物處理工藝,其中的生物濾池稱為活性生物濾池,其工藝流程見圖4—26。
活性生物濾池的特征有哪些
ABF工藝中的生物濾池高度較低,一般為5m左右,而曝氣池的結構與通常的曝氣池相同。由于有活性污泥的回流,生物濾池進水中的懸浮固體濃度很高,為了防止堵塞,生物濾池的填料通常使用水平木板條,其斷面尺寸為20mm×(15mm~20mm),板條的間距為20mm,這些木板條在生物濾池中交錯排列。生物濾池的填料有時也用孔徑≥25mm的蜂窩塑料填料。
由于廢水預先經過生物濾池處理,進入曝氣池的有機負荷大為減輕,改善了曝氣池的運行條件,克服了污泥膨脹現象。整個系統運行十分穩定,對進水負荷的變化有較大的適應能力。生物濾池采用自然通風,曝氣池污泥的部分穩定是通過生物濾池來實現的,因而運行費用較低。
塔式生物濾池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運行參數是多少?
塔式生物濾池塔高一般8~25m,直徑為0.5~3.5m,濾塔直徑與高度之比為1:6~l:8,內裝質輕、比表面積大和孔隙率高的人工合成填料。污水自上而下滴流,空氣自下而上流動,使得污水、空氣、和附著于填料上的生物膜三相充分接觸,加快了傳質速度和生物膜的更新速度,從而提高了單位體積填料所承擔的有機負荷。塔式生物濾池的基本構造見圖4—25,表4—12列出了國內部分塔式生物濾池的運行參數。
塔式生物濾池的特點有哪些?
塔式生物濾池常用于有機污水的預處理,以保證二級生物處理裝置有穩定的處理效果,也可用做二級生物處理設施。塔式生物濾池尤其適用于處理含有較高濃度有毒有機污染物的石油化工、化纖等工業廢水,如含酚含氰污水、丙烯腈污水等,如果用活性污泥法處理這些污水,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污泥膨脹現象。
塔式生物濾池的優點是水力負荷較大,占地面積小,剩余污泥量少,日常運行費用較低;而且因為通風良好、氧氣供應充足,產泥量明顯低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由于污水在塔內停留時間很短(一般只有幾分鐘),塔式生物濾池對有機物的處理往往不是很*。
塔式生物濾池還適用于處理溫度較高的工業廢水,比如有的煉油和化纖工業排放的污水在夏季溫度可高達40~50℃,根本不可能采用活性污泥法。而塔式生物濾池的結構類似冷卻塔,污水在塔內自上而下流動過程中,溫度會逐漸降低,不同高度生長著適應不同溫度的微生物,即使在接觸高溫的頂部填料上,也生存著活動相當活躍的高溫細菌。多種細菌在同一生物處理裝置內出現,無疑會提高處理效果。
Carrousel氧化溝
Carrousel氧化溝是20 世紀60年代末期由荷蘭DHV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種多溝串聯氧化溝系統。它采用垂直安裝的低速表面曝氣器,每組溝渠安裝一個,均安設在一端??拷貧馄飨掠螢楦谎鯀^,靠近曝氣器上游為缺氧區。進水與回流污泥混合后在溝內循環流動,廢水多次經富氧區和缺氧區可創造良好的生物脫氮環境。當有機負荷較低時,可以停止某曝氣器的運行,在保證水流攪拌混合循環的前提下,節約能量消耗。
生物濾池使用的填料有什么特點
生物濾池的填料是生物膜賴以生存的載體,理想的填料應當具備的特性是:
①能為微生物的棲息提供較大的比表面積;
②能使廢水以液膜狀均勻分布于其表面;
③有足夠的孔隙率保證濾池通風良好,并使脫落的生物膜能隨水流通過孔隙流到池底;
④適合于生物膜的形成和粘附,且既不被微生物分解,又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⑤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不易變形和破碎。
普通生物濾池一般采用實心塊狀填料,如碎石、卵石、爐渣等,填料粒徑為25~40mm時,填料層高度為1.5~2.0m。填料粒徑越小,比表面積就越大,處理能力可以提高,但空隙率會降低,濾層容易被生物膜所堵塞。
高負荷生物濾池使用實心塊狀填料時,填料粒徑一般為40~70mm時,空隙率較高,能夠防止堵塞和提高通風能力,填料層高度為0.9~2.0m。使用人工合成波紋式、斜管式或蜂窩式塑料填料時,填料的性質和塔式生物濾池相同,填料層高度為2~4m。
塔式生物濾池使用質輕、比表面積大和空隙率高的人工合成波紋式或蜂窩式塑料填料,填料層高度通常為8~12m,有的高達30m,直徑一般為0.5~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