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厚 |
5mm |
材質 |
其他 |
等級 |
高級 |
公稱壓力 |
16Mpa |
內徑 |
150mm |
外徑 |
165mm |
重量 |
3kg/m |
|
|
岳普湖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工藝流程岳普湖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工藝流程
采用石灰石粉等質量取代河砂和機制砂,研究了石灰石粉摻量(質量分數)對砂漿耐磨性能的影響,并結合顯微硬度和掃描電鏡(SEM)對其進行了機理分析.結果表明:隨著石灰石粉摻量的增大,砂漿耐磨系數先減小,后增大;其中河砂砂漿的石粉摻量為15%;機制砂砂漿的石粉摻量為10%.顯微硬度測試結果表明,石灰石粉提高了水泥石的硬度,改善了
岳普湖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工藝流程岳普湖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工藝流程
采用石灰石粉等質量取代河砂和機制砂,研究了石灰石粉摻量(質量分數)對砂漿耐磨性能的影響,并結合顯微硬度和掃描電鏡(SEM)對其進行了機理分析.結果表明:隨著石灰石粉摻量的增大,砂漿耐磨系數先減小,后增大;其中河砂砂漿的石粉摻量為15%;機制砂砂漿的石粉摻量為10%.顯微硬度測試結果表明,石灰石粉提高了水泥石的硬度,改善了水泥石與骨料的界面過渡區;SEM表明,石灰石粉加速了C-S-H凝膠的生成,從而使C-S-H在7d時便產生了許多網絡狀粒子.根據定量體視學的原理,應用光學顯微鏡和計算機圖像處理軟件(Image-Pro Plus),針對混凝土內部的細觀氣孔(10~1 600μm),詳細介紹了Image-Pro Plus混凝土孔結構圖像分析方法,并計算出圖像分析中砂漿的樣本數為4,混凝土的樣本數為1,滿足了圖像分析混凝土孔結構的適用性.結果表明:Image-Pro Plus混凝土孔結構圖像分析方法具有典型代表性和良好操作性,適于深入研究混凝土孔結構與宏觀性能的關聯性.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
采用ASTM法測試了不同陰極NaCl溶液濃度(質量分數,下同)條件下的混凝土6h電通量,分析了氯鹽濃度對混凝土中氯離子滲透系數的影響規律并探討了其中的作用機理.結果發現:氯鹽濃度對氯離子滲透系數的影響存在峰值,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可用上凸型二次多項式來表示;對混凝土耐久性破壞嚴重的危險氯鹽濃度范圍為4.0%~6.0%;當氯鹽濃度大于9.0%時,混凝土中的氯離子滲透系數反而保持在較低水平.在已有水泥混凝土硫酸鹽腐蝕模型的基礎上,引入疲勞荷載影響的硫酸根離子有效擴散系數,分析不同參數對疲勞荷載作用下水泥混凝土硫酸鹽腐蝕壽命的影響;通過大量的均勻設計計算,回歸出疲勞荷載作用下道路混凝土受硫酸鹽腐蝕壽命的計算公式,可為疲勞荷載作用與硫酸鹽腐蝕工況下的水泥混凝土材料設計及壽命預估提供參考.岳普湖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工藝流程
木質纖維/聚酯纖維復合吸聲材料為多孔纖維材料,利用阻抗管測量其吸聲系數,探討了密度、厚度、空氣流阻率、背后空腔深度、針刺處理工藝及貼面處理對其吸聲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試驗范圍內,密度為0.2g/cm3,空氣流阻率為1.98×105 Pa·s/m2的木質纖維/聚酯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吸聲性能;增加厚度或背后空腔深度,木質纖維/聚酯纖維復合材料的聲波吸收峰往低頻方向移動;對于密度大的木質纖維/聚酯纖維復合材料,針刺處理工藝能明顯提高其吸聲性能;貼面材料的使用可降低木質纖維/聚酯纖維復合材料的吸聲性能.為研究輕鋼與聚苯顆粒(EPS)混凝土界面黏結滑移的作用機理,制作了20個輕鋼EPS混凝土短柱試件進行拉拔試驗,研究EPS混凝土強度、鋼管埋置長度及保護層厚度對輕鋼與EPS混凝土黏結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輕鋼與EPS混凝土的黏結應力要比鋼筋與普通混凝土的黏結應力小;峰值黏結應力隨EPS混凝土強度和保護層厚度的增加有所提高;鋼管埋置長度的變化對峰值黏結應力的影響不明顯.基于試驗結果,提出了輕鋼與EPS混凝土的三段式黏結-滑移本構模型,計算值與試驗值基本吻合.岳普湖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工藝流程
采用U型管微壓測定裝置測定不同預濕程度陶粒在輕骨料混凝土中的吸水返水過程,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輕骨料混凝土界面結構形貌,采用新型環形約束收縮裝置研究了部分約束條件下輕骨料混凝土的拉伸徐變特性.結果表明:隨著陶粒預濕程度的提高,陶粒在輕骨料混凝土中的吸水能力下降,返水能力提高,陶粒與水泥石界面結合程度加強,輕骨料混凝土的拉伸徐變值減小.為實現不銹鋼尾渣中脫水濾餅的資源化和無害化利用,對脫水濾餅進行了基本的物化試驗,開展了其在道路基層材料中的應用研究.結果表明:用脫水濾餅部分替代粉煤灰,然后與粉煤灰、石灰一起進行與石灰配伍是可行的,以石灰、粉煤灰和脫水濾餅為膠結料的三灰碎石具有足夠的力學強度、水穩定性及抗凍性,能夠滿足高速公路基層的強度要求,且施工性能良好;延遲12h后的三灰碎石抗壓強度下降不超過10%.
岳普湖岳普湖SEBF環氧粉末防腐鋼管工藝流程為了研究石灰巖和玄武巖集料的微納觀特征,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測試了其表面紋理與黏附力,并導入SPSS軟件校驗了數據的穩定性和區分度,對比分析了石灰巖與玄武巖集料在微納觀特征上的異同.結果表明:AFM可有效測試集料的表面紋理,數據穩定性強,區分度高,但測試集料的黏附力時,數據的隨機性大,存在著一定的誤差;石灰巖表面紋理粗糙、黏附力峰值較高、分布比較隨機,與瀝青之間的黏結呈"散點式"分布,而玄武巖表面紋理光滑、具有流紋結構,黏附力峰值較低、分布比較均勻,與瀝青之間的黏結呈"整體式"分布.通過機理分析及試驗驗證,提出了一種能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預拌濃漿法,并分別采用該方法和傳統拌制工藝,對比研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壓強度的統計分布規律.結果表明:與傳統拌制工藝相比,預拌濃漿法能使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壓強度提高8%~19%;同時,預拌濃漿法能夠在不改變配合比的條件下,使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凍性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