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碳纖維布加固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混凝土表面處理、對不平整處采用找平膠找平修復,底膠配制并涂刷,浸漬膠配制,粘貼碳纖維布、表面抹砂漿保護。其具體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
徐州碳纖維布加固公司專業加固
一、施工準備
根據施工現場和被加固構件混凝土的實際狀況對照設計圖紙,確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作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二、混凝土表面處理
1、在設計粘貼的部位按設計圖紙放樣定位。
2、鏟除混凝土粉飾層、油污和污物,露出混凝土表面,并用角磨機磨去1-2mm厚表層,直至*露出混凝土結構新面。
3、如有裂縫需對裂縫進行灌漿封閉處理。
4、對混凝土構件轉角部位采用角磨機修整R≥20mm的圓弧,并對表面凹凸不平部位進行打磨修平處理,見圖2。
?
5、混凝土表面如有較大的剝落、蜂窩、腐蝕等缺陷時應進行鑿除找平處理方法找平。
6、采用高壓風去混凝土表面粉塵、砂粒,并采用丙酮拭擦混凝土結構表面。
7、涂刷底層樹脂前,處理過的混凝土表面必須干燥干凈。
8、用1m的直邊靠尺檢查處理過后表面的平整度差異,任何方向上1m范圍的允許差異為±5mm。
三、涂刷底膠
1、采用配套底膠按一定比例將主劑與固化劑放置入容器內,并攪拌均勻,配制底膠。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每次用量,嚴格控制使用時間。
2、采用滾筒刷將底膠均勻涂于混凝土表面,厚度不超過0.4mm,并不得漏涂或流淌、氣泡。
3、應在底膠指觸干后立即進行粘貼碳纖維布。
4、涂刷碳纖維底膠注意事項:
①涂底膠時溫度若低于﹣50℃或濕度為85%RH以上,則不能施工。
②底膠是由樹脂和硬化劑在一起混合均勻而成的,特別注意混合容器表面與底部的混合。
③如果底膠的使用時間過期,底膠必須馬上處理掉。
④涂底膠的容量和環境溫度決定修復的效果。大的容量或高的溫度會導致底膠的修復效果降低,所以修復的結果會不一樣。
⑤底膠混合后,如果修復時涂底膠的溫度高、粘性大時必須停止使用。
⑥涂底膠時為了防止底膠面的染污,避免帶纖維手套。
四、局部表面找平處理
1、配制找平膠,按配比比例及工藝要求配制攪拌。
2、對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采用刮刀嵌填整平膠泥,且不應有棱角,修復面與混凝土表面落差不超過1mm。
3、轉角處采用找平膠修復為光滑的圓弧,半徑不小于20mm。
4、固化養護后在找平膠表面指觸干燥后盡快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五、浸漬膠配制
1、采用配套浸漬膠,其配比為A料:B料=2:1;
2、配制浸漬膠應設專人負責,并用秤進行控制各種材料的數量,偏差在±5%范圍;
3、調膠使用低速攪拌器攪拌,攪拌時間約2~3分鐘,攪拌均勻,無氣泡產生,并防止灰塵雜質混入。
六、粘貼碳纖維布
1、在粘貼碳素纖維布之前,要有計劃的計算出粘貼范圍的大小、表面的形狀、施工環境、施工時間、施工人員等。
2、必須調配適當量的浸漬膠,以避免超出可使用的時間之外,配制好浸漬膠后,立即用滾筒刷均勻的涂刷,底層用量為400-500 g/m2。
3、涂刷浸漬膠后馬上粘貼預先剪好的碳素纖維布于施工處,用橡皮或塑料的刮析輕刮數次。粘完后,用力在順著碳素纖維布方向來回滾動數次讓浸漬膠浸透且擠出氣泡。
4、在30分鐘后、3小時之內,檢查底層的浸漬膠是否浸透后,再用力按著碳纖維布的方向滾動,然后按上層涂量的標準涂刷。上層涂量為300-400 g/m2。
5、多層粘貼時逐層重復上述步驟,但應在碳纖維布表面指觸干燥后立即進行下一層的粘貼,如超過60分鐘則應等12小時后再進行涂浸碳纖維粘貼下一層。
6、的一層碳纖維物表面應均勻涂抹一道粘結劑。
七、固化養護
施工完成后24小時內防止雨淋或受潮,并注意保護,防止硬物碰傷施工表面。平均氣溫為20~25℃時,固化養護時間不得少于3天;平均氣溫為10℃時,固化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八、檢驗
1、碳纖維布的實際粘貼面積不應少于設計面積,位置偏差不應大于10mm。
2、碳纖維布與混凝土之間的粘接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布表面的方法檢查,總有效粘接面積不應低于95%。
3、當碳纖維布的空鼓面積不大于2500px²時,可采用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修補。當空鼓面積大于2500px²時,宜將空鼓部位的碳纖維布切除,重新搭接粘貼等量的碳纖維片材,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必要時,可采用正拉試驗對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抽樣檢驗。
碳纖維布施工注意事項
1、加固部位基層混凝土抗壓強度不低于C15。
2、碳纖維布應通長布置,如需搭接時應沿纖維方向搭接,搭接不得少于100mm。
3、施工溫度以5℃~35℃為宜。
4、碳纖維布為導電材料,施工時應盡量遠離電氣設備及電源,或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5、施工過程中應避免碳纖維的彎折。
6、碳纖維片材及配套碳膠的原料應密封儲存,遠離火源,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7、施工場地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
8、現場施工人員應佩戴必要的防護措施,如佩戴護目鏡、口罩和手套。
9、施工現場嚴禁吸煙。
徐州碳纖維布加固公司專業加固
建筑結構加固工程中,常會遇到需要大幅度提高原結構構件(如鋼筋混凝土柱或梁)截面承載力和抗震能力,同時限制加固后構件的截面尺寸不能過大的情況,這時采用外粘或外包型鋼加固法就成為優選的方案。
施工必須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 施工準備;
2 混凝土表面處理;
3 配制并涂刷底膠;
4 配制修補膠并對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處進行*和找平處理;
5 配制并涂刷結構膠粘劑;
6 粘貼碳纖維片材;
7 (碳纖維加固)表面防護;
施工宜在環境溫度為5oC 以上的條件下進行,應符合配套膠粘劑要求的施工使用溫度。當環境
溫度低于5oC時,應采用低溫固化型的配套膠粘劑或采取升溫措施。
施工時應考慮環境溫度對膠粘劑固化的不利影響。
在進行混凝土表面處理和粘貼碳纖維片材前,應按加固設計部位放線定位。
膠粘劑配制時,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中規定的配比稱量并置于容器中,用攪拌器攪拌至色澤均勻,應按產品生產廠家提供的工藝條件配制修補膠。
混凝土強度,碳纖維配筋率,梁的剪跨比,碳纖維的粘貼方式與錨固性能,碳纖維及粘結膠本身的材料性能等。目前,對抗剪加固的研究主要包括破壞機制和承載力的計算等方面,其中承載力計算的理論模型,一般是在鋼筋混凝土構件桁架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增加碳纖維對抗剪承載力貢獻項。U型粘貼和包裹粘貼3種方式工程中常用的受剪加固方法有側面粘貼抗剪加固性能在混凝土梁的受剪區側面粘貼碳纖維能有效提高其抗剪能力。其中以包裹粘貼效果。影響碳纖維抗剪加固性能的主要參數有梁的配箍率。
其有脆性性質,房屋的抗震性能較差,因此在抗震設防區改善砌體結構延性。增強墻體抗震能力的重要性我國的民用住宅建筑中砌體結構占90%以上。通過內外磚墻的咬砌達到具有一定整體連接性的目的。由于組成的基本材料和連接方式決定了多層砌體房屋變形能力小砌體結構多采用磚和砂漿砌筑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