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作者
地埋式醫療廢水處理裝置
醫療廢水的處理目前通常有兩大類:一、預處理;二、深度處理。
預處理一般為過濾、沉淀、消毒等簡單處理工藝,處理一般達到納管標準;深度處理即為預處理加上生化處理,處理一般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
目前國內外采用的醫療廢水生化處理工藝很多,其中主要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種,我們常見的普通曝氣法、氧化溝法、A/B法、A2/O法屬于前者,生物轉盤、接觸氧化法屬于后者。
小規模醫療廢水生化處理常用工藝有:A/O工藝,MBR工藝,SBR工藝,CASS工藝。醫療廢水一體化設備多采用改良的AO法和MBR法,二者的核心都是以生物處理為主,只是MBR工藝在污水的末端處理上增加一套膜處理系統,使廢水的出水水質更好更穩定。
地埋式醫療廢水處理裝置優點在于:
1、安裝施工方便、施工期間不擾動鄰近建筑物地基基礎、施工工期短;
2、占地面積小,可靈活組合池體、靈活選擇場地安裝;3、抗壓強度高。
4、不易滲漏,玻璃鋼池體采用玻璃纖維、有機樹脂等高強度耐酸堿材料一次成型,密封性能好;
5、使用壽命長,具有耐潮濕,耐氧化,高低溫無變形,耐酸堿等特點,使用壽命長;6、造價成本低。
工藝流程
污水流入污水處理廠,首先經過粗格柵去除大的漂浮物,用泵提升至細格柵進一步去除水中細小漂浮物,細格柵出水流入沉砂池去除水中顆粒物較大的沙石,除砂后的污水自流進入AAOAO生化反應池,在反應池中分別進入預缺氧調節、厭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多級反應,去除大部分的有機物、氨氮、總氮、總磷,設計反應池多點進水,采用可調節進水堰,充分利用原水碳源。
出水流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二沉池清水經超細格柵后,進入二次提升泵房。經二次提升后的污水及原系統改造后的二沉池出水一起進入高效沉淀池投加PAC、PAM進行化學除磷,出水進入深床濾池進一步去除懸浮物、TN,出水經紫外消毒后達標排放。
二沉池污泥部分回流到AAOAO池的厭氧/缺氧調節區,其余污泥和高效沉淀池排泥共同排至污泥池后進行濃縮壓濾。
設計還考慮污水處理廠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可以通過在高效沉淀池投加活性炭,生化池增加填料等方式改善處理效果。并在平面布置上留有進一步提標改造的位置。
二級處理工藝的改造方案
二級處理工藝的改造,主要是為了提高對BOD5、CODCr和氮磷的去除效果,因此改造的重點在于生化池。目前,太湖流域城鎮污水廠的生化池采用的形式主要有A/A/O和氧化溝。因此對于生化池的改造主要有減荷增效和泥法—膜法聯用。
1生化池減荷增效
在污水的生物處理中,根據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理論[1],當生化池進水污染物負荷降低時,能夠有效提高微生物的去污效果,使出水中污染物的各類指標進一步降低。目前工程中通常采用的措施有:(1)進水的分流量減荷;(2)生化池的擴容減荷。
1)分流量減荷
當平面布置允許時,可以通過新建生化池來達到分流量,實現生化池負荷的降低。此方案大的優點是不影響污水廠現有工藝的正常運行,大大降低了因改造而對污水廠帶來的損失和不便,做到生產和改造同步進行。
2)擴容減荷
生化池的擴容主要是降低負荷,延長污泥泥齡和水力停留時間,進而提高生物處理效果。具體措施有:(1)擴大原有生化池的容積,其前提是必須有足夠的場地;(2)把原有初沉池改造成生化池,初沉池對BOD5有20%~30%的去除率[2],降低了進入生化池的BOD5濃度,碳氮比的下降不利于脫氮。因此把初沉池改造成生化池,不僅有利于TN的去除,同時平面布置和高程銜接上也無任何困難。此方案大的優點是充分利用了現有構筑物,做到了挖潛增效。
2泥法—膜法聯用
在污水的生物處理中,主要有懸浮生物法,簡稱泥法(即常見的活性污泥法)和固定膜生物法,簡稱膜法。目前城鎮污水廠采用的主流生物處理法是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固定膜生物法需要設置填料,而填料的費用一般較高。但是在微污染飲用水的生物預處理中,生物膜法已經得到廣泛運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3]。生物膜法的主要優點是生物量大,污泥齡長,抗沖擊負荷,具有良好的硝化功能,尤其在低溫季節,生物膜法的脫氮效果明顯比活性污泥法要好?;钚晕勰喾ǖ膬烖c是運行靈活,可靠,出水質量高,抗短時有機負荷和水力負荷能力比較強[4]。
合建式曝氣池的基本要求:
1)曝氣池直徑小于17m時,池深不應超過4.5m;曝氣葉輪直徑≥1m時,曝氣區超高要≥1.2m,曝氣葉輪直徑<1m時,曝氣區超高要≥1m。
2)曝氣混合液過窗流速為0.1~0.2mm/s。回流窗的高度為600mm,寬為400或500mm,回流窗的總開口寬度與曝氣筒周長之比為30%~40%。
3)導流區的寬和高分別為0.6m和1.5m左右,水力停留時間為4~6min,沉降流速以5~7m/s為宜,設輻射狀導流板5~7塊。
4)曝氣區底部的順流圈底部直徑應比池底直徑大200~300mm,不論曝氣池直徑大小,順流圈直徑均采用600mm,順流圈距離池底為350mm。
5)沉淀區高度為1.6~1.8m,表面負荷為3.6~1.2m3/(㎡˙h),沉淀區底部污泥區的容積要求可以貯存2h泥量。
6)污泥區底部有回流縫與曝氣區相通,為保證回流縫不被堵塞,一般回流縫寬為150~300mm、長600mm、傾角為45°,回流縫的流速通常為15~20mm/s。
7)合建式曝氣池回流比較大(R為3~5),因此這種曝氣池的名義停留時間雖然有3~5h,但實際上不到1h,屬于短時曝氣。
上一篇:污水處理工程設計及工藝選擇
下一篇:污水處理三格式污水槽
- 版權與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gc05.cc。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型號:
-
型號:QKFD
-
型號:
-
型號:
-
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