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目錄: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空氣質量監測>>大氣網格化監測系統>>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平臺
一、系統框架
智易時代環保網格化管理系統共包含一個基礎模塊和六個子系統組成。其中一個基礎模塊包括15個功能模塊:監測點管理、GIS模塊、重點污染源管理、生態紅線監督管理、核輻射源管理、氣象數據管理、統計報表訂制、數據審核監管、綜合告警管理、解析預報管理、行政區劃管理、用戶管理、角色管理、運維管理、系統管理等;六個子系統包括:環保門戶、運維子系統、環保應急預案評估系統、大數據平臺子系統、污染源追蹤定位分析子系統、環境改善評估系統。
實現對于大氣,水質,噪聲,土壤等與生態相關的監測點位與其監測數據的信息化管理。
環境地理信息應用系統將涵蓋所有環境信息進行環境 “一張圖”式的分類專題圖層展示。全轄區的環境狀況將一覽無余地展現于管理者面前,真正實現環境管理部門對全轄區進行*、無盲區的環境安全監管。
國家或區域因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而劃定的需實施特殊保護的區域,根據生態系統連通和完整性,以數據分析監測為基礎,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對區域的預警監督。
污染源在線監測實現對廢水、廢氣等污染源的實時在線監測,通過對污染監測數據的采集、傳輸、統計、分析等,實現污染源監測數據的統一管理、數據超標預警、監測設備的管理及反控,統計分析結果以報表、圖表等多種方式展示。
對核輻射源進行實時監測,對核輻射源監測數據的采集、傳輸、統計、分析,實現核輻射源監測數據的統一管理、數據超標預警、監測設備的管理及反控。
主要監測指標是能見度、相對濕度、場面氣壓、修正海平面氣壓、地面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主要針對地面氣象觀測數據設計一個分布式的可以存儲、查詢、修改、統計等的管理系統。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原始數據進行統計,更及時、準確地為氣象預報而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系統中,將氣象數據與環境數據同屏顯示,有利于對污染源的準確分析。
監測數據自動啟用歸集分類功能,按照要求,定制多條件、多維度的報表以供查詢下載。
對系統數據采集工作進行有效性和正確性審核;對公眾發布數據和第三方接入數據進行審核篩選。
包括預告警指標管理、預告警級別管理、預告警傳輸管理、預告警呈現管理、綜合預告警管理。根據環境指數發生變動的不同情況,本系統將按照告警級別定義通過不同的呈現及傳輸方式進行分級處理。
對已有資源歸集整合,利用平臺建立大數據模型,對污染來源解析判斷,對其他環境狀況合理分析,實現對未來生態的預測管理。
行政區劃及行政管理一體化,設備及監測點按照行政區域進行數據組織,按行政劃分進行管理。
建立統一用戶管理平臺實現所有用戶的身份管理,包括組織結構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和用戶個人身份信息、個人賬號和密碼,登錄綜合信息門戶,可以獲取權限范圍內的信息和應用服務。
對于不同的角色設置相應權限管理,系統用于向用戶和應用程序提供授權管理服務與實際應用處理模式相應的、與具體應用系統開發管理無關的授權和訪問控制機制。
在以往的案例中,系統剛開始投入使用時、數據傳輸還未趨于穩定,在這一時間段,需要大量的運維工作,許多工作場景并不適合攜帶PC設備,所以需要在移動端來輔助完成常規維護工作,維護人員直接在移動端可以查看點位狀態信息。有效地·簡化具 體應用系統的開發與維護,提高系統整體安全級別。
系統管理主要包括:配置管理、數據字典、維護備份等。
環保數據公示、政策法規宣傳、網上政務辦理、信訪反饋。
對監測站點、設備、線路、主機等定期進行狀態掃描,發現問題時及時報警處理。
對環保站點及設備進行在線配置或遠程調試。
利用平臺數據,對環保應急預案進行可行性,代價等綜合評估和分析。
包括:數據采集前端系統、海量數據分析、數據呈現。
通過各種生態環境監測點,重點污染源,結合氣象,地質水文等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進行源解析,對污染源進行分析定位,為政府環境治理,環境提供決策支持。
對環境績效進行量測與評估,主要針對組織的管理系統、操作系統,乃至于其周圍的環境狀況。
通過大屏對全省環保網格進行集中輪換顯示,在應急事件處理中作為指揮中心用。
2、網格化管理基礎模塊集成GIS技術,可以展現生態環境監測的各種監測數據包括,空氣、水質,土壤、污染源和核輻射等。所有信息展現基于地圖實時展現,可以分專題,分區域,分時間進行多種風格展示。
3、污染源跟蹤定位系統:通過該模塊對已產生污染現象,利用系統已有數據,對污染源進行跟蹤定位,幫助查找分析污染產生原因。
4、生態環境應急預案:根據歷史數據,以及環境和重點污染源、污染企業信息,對臨時實現生態目標的代價及方案進行分析和估算。
5、建立大數據平臺。通過建立環保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匯集,分析,深度數據挖掘,為政府決策做數據支持。
6、設備運維子系統:1、通過網絡及視頻技術對在線設備(監測點,主機內存或運行狀態,傳輸線路等)進行監測,發現問題時及時通過系統通知維護人員進行處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保證設備在線率。2、對可網管設備,實現自動定期在線遠程查看狀態。3、對可網管設備通過系統進行批量的管理和干預:啟停設備,下發設備配置參數等。
7、設備充分利用云平臺和移動互聯網,*支持手機,移動終端,WIFI等多種接入方式,對管理的及時性,方便性,移動性成為現實。
7.1靈活的告警指標定義功能:可以對系統現有的單個指標進行靈活的組合,定義成新的指標,例如:霧霾天氣、等具有自然語言屬性的指標。使得系統便捷實現環境指標的多種個性化展現和處理方式。
7.2靈活的告警傳輸功能:可以通過聲光電,短信、、郵件等多種方式對環境污染告警進行傳遞,配合靈活的用戶組功能,實現根據告警類型、告警級別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傳輸方式,傳送給不同的用戶群體:如:重點污染源發現超過4及告警時,直接通過規定渠道傳輸給隊以及政府有關管理部門。
7.3靈活可擴展的數據采集方式:采用分布式采集服務器的方式,用樹形的方式保證數據采集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理論上可以做到采集設備數量無限制。
8、系統對重要模塊采用雙機熱備,采用應用及和數據庫級的在線熱備方式,極大保證了業務監測的連續性。
9、系統采用異地備份與負載均衡,保證數據安全穩定。
一、利用動態數據庫審核監測數據
有些審核人員往往憑自己的感覺,找出監測數據巾的異常值,然后進行調查、驗證。這樣容易造成工作中的失誤。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建立好環境監測的動態數據庫,即將每年積累的大量數據按監測地點或斷面進行處理,同一地點按時間先后逐項列出全部監測結果,通過計算月均值、季均值、年均值、五年均值等,分日、月、季、年找出環境要素的變化特點、要素問的相關性及內在。及時將新的監測結果整理到動態數據庫中,使數據庫不斷的補充和完善。每批監測數據出來后,審核人員可將其與動態數據庫中的歷年數據進行比較,查看單個數據和各項均值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數據是否符合監測結果的變化規律。
二、利用各物質問的關系審核監測數據
由于物質本身的性質及其相互間的,部分監測項目各量值問有著一種定量或半定量關系。在數據審核過程中,既要看某個項目的整體情況,又要注意各項目之間的相關。如根據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鉀指數三個項目的定義和測定方法,三者的監測結果應存在以下規律:同一水樣的化學需氧量濃度高于高錳酸鉀指數,化學需氧量濃度大于五日生化需氧量;三氮與溶解氧的關系由于環境中的氮循環,一般溶解氧高的水體硝酸鹽氮高于氨氮,而亞硝酸鹽氮與溶解氧無明顯關系;六價鉻不能大于總鉻濃度;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氨氮濃度之和不應該大于總氮濃度;—般情況下水中溶解氧值不應大于相應水溫下的飽和溶解氧值等;大氣環境中一般的SOx的濃度高于NOx濃度等。如發現反常,則需對該批數據進行詳細審核查明原因。大多數項目之間雖不存在相關性。一般情況下,如果無新的污染源或突發性污染事故、環境系統內企業無大的工藝改進或技術改造等,監測結果不會發生明顯的突變。如某廠排污口多年的監測結果表明,各污染物之間的濃度大多成正相關。如果出現一個項目特高或特低,就必須查找原因。
三、利用物料衡算審核監測結果
利用物料衡算驗證監測結果是污染源監測數據審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污染源監測由于受條件、技術、監測手段及人員素質的影響,廢水流量有時很難測準確,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排污管很不規則,又無自動流量計,所以常以用水量核算排水量,用原材料用量推算污染物排放量。如對某企業總排污口多次監測流量,其結果為100~140 t/h,均值為120 t/h,從數據本身的分布來看,符合正常規律。但據調查,企業生產用水每小時平均250 t以上,企業除少量打掃衛生用水外,無其它耗水。后經多次監測發現,企業部分廢水通過一暗管直接排入河水水面以下,正常情況下難以發現。
四、利用經驗系數審核監測數據
主要是利用審核人員的知識和日常積累的經驗,掌握排污量與產品產量之間的關系,從各種資料中介紹的經驗系數對部分數據進行審核。審核這部分數據,特別是新污染源數據,因無歷史資料,又無感性認識,除對監測過程嚴格審核外,重點是利用經驗系數進行驗證。如某熱力發電廠,經過*對其沖灰水進行監測,發現氟化物濃度較高,嚴重超標。但按資料中介紹的經驗系數推算氟化物排放量應比較低。分析人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有可能困失誤導致異常數據的出現。如瓶號錯位、儀器讀數錯誤、數據計算錯誤、計量單位換算帶來的錯誤、抄錄錯誤等。另外,采樣的代表性、儀器有無污染、儀器的使用方法、純水與試劑的濃度等也是導致異常數據出現的原因。數據審核人員熟練掌握了這些因素,才能在工作中盡量避免人為錯誤的出現,從而對監測結果作出正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