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理
當前位置:山東和創智云環保裝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加藥系統>>投加裝置>> 加藥裝置投加裝置在水廠除藻過程中的應用 加藥裝置
動力類型 | 電動 | 操作類型 | 自動 |
---|---|---|---|
加工定制 | 是 |
投加裝置在水廠除藻過程中的應用?是一種具有強氧化能力的化學物質,由德化學之父Glauber在1659年次發現。他將二氧化錳與硝酸鉀高溫反應產物溶于水中,溶液先呈紫紅色,再轉變為藍色、紅色,后為綠色。后來進行的研究表明,溶液顏色的順次變化是錳離子價態改變的結果。
常溫下,為晶體,約80目,密閉條件下的穩定性好。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是很大,20℃攪拌15—60min,溶解度可達到5—30g/L。溶解量超過15g/L后,可能發生沉淀現象。配制好的溶液不宜保存。
將應用于飲用水處理的實踐始于1913年。在倫敦West Middle***水廠,由于微生物大量生長,人們采取了將與其他化學物質聯用的控制技術。Houston則在遞交給倫敦水務局的報告中次明確闡述了具有防止和除去自來水中異臭異味的作用的觀點。隨后,對鐵、錳的除去作用也被認識。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的飲用水凈化功能才被廣泛接受,并在多個水廠單或聯合使用。
1.將應用于飲用水處理的機理分析
1.1 對異臭異味的除去
地表水易出現異臭異味問題,頻次和強度與水中化學物質的類型和分布特征有關。由于異臭異味起源復雜,不可能在同一時刻用某一種藥劑解決所有問題。歷*,廣泛使用的異臭異味控制劑是液和活性炭。近20年來,、臭氧和二氧化氯等藥劑的應用在增加。
主要通過氧化作用降解產生異臭異味的有機物;很多研究表明,與溶解性有機物發生的反應具有廣譜性,能夠控制或減弱很多液無法消除的異臭異味。
自然水體中,有機物都表現出吸附到懸浮顆粒物或膠體表面的趨性。懸浮顆粒物或膠體表面被覆有機物膜后,不易混凝除去。加入,有機物膜被氧化,懸浮顆粒物或膠體的表面性質發生有利于脫穩凝聚的變化,從而使除濁效率增加,有機物含量也隨之降低,減輕了水體的異臭異味。
通過下述反應除去地下水的硫化氫異味:
水體pH值對此反應的影響大,一般要求將pH控制在6.5—7。生成的硫和二氧化錳等沉淀物可過濾除去,但膠體態硫的除去效果不佳。
1.2 氧化除去、錳
可在很寬的pH范圍內按(2)、 (3)式與鐵、錳化合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水體pH值越高,(2)和(3)式進行越快。如果原水中錳含量高,將pH調8.5以上,除去效果更佳。要求足夠的水力停留時間,使反應充分完成,所形成的沉淀物能在沉淀池沉淀除去或被濾料有效截留。
1.3 的助凝作用
與水中的還原性物質發生反應,水體顏色由粉紅或紫紅色變為褐色。生成不溶于水的中間產物二氧化猛。
二氧化錳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BET值300m2/g左右。有研究指出,當PH<9.5時,Mn2+的氧化速率相對較慢,主要通過吸附到二氧化錳表面后沉淀或過濾除去,見化學反應式(4)、(5)和(6)。
二氧化錳也作為新生凝核促使懸浮顆粒物或膠體發生凝聚后沉降。此外,二氧化猛既自身吸附有機物,又通過助凝作用除去有機物,故而能夠較為有效地降低待處理水的有機物含量。
將水體pH維持在7.5—8.0,二氧化錳的沉淀或過濾除去效率較高。
投加裝置在水廠除藻過程中的應用?1.4 的消毒和除藻作用
具有消毒能力。有報道指出,用處理后,水中大腸桿的數量下降。但考慮到投加會使水體顏色發生改變,并且生成二氧化錳等副產物,一般不將其作為主消毒劑使用。然而,用投加取代預氯化是可行的。一方面,發揮部分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預氧化除去腐殖酸和富里酸,能有效抑制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生成。
殺斑貽貝和藻類的效果明顯。 0.4–4.0ppm的可*殺滅很多藻類。用控制水庫內藻的生長的成本較用硫酸銅高,但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水中殘存的異臭異味。在有些環境中,硫酸銅抑制藻類生長無效,卻作用良好,理論之一是,鐵為藻類合成葉綠素的必需元素,使之發生氧化作用并沉降,從而延滯藻類生長。
2.處理飲用水的實驗室和實際生產效果
消除或降低異臭、異味和異色是將用于飲用水處理的經典實例。內外很多水廠都證實這種應用是成功的。在有機污染嚴重的季節,采取投加的處理措施,投資少,操作方便,卻能取得良好效果。
內學者李圭白、馬軍等人圍繞用處理飲用水的實驗室和生產應用研究開展了比較系統、深入的工作[1-3]。他們研制的復合藥劑在除去水中藻類、異臭異味和微量有機污染物,助凝,降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現。所進行的生產性實驗表明,用復合藥劑預氧化能較好地除去微污染原水中的致突變物質,可強化懸浮顆粒物或膠體的脫穩,增大絮體尺寸并使之快速下沉[4]。當水中存在天然有機物時,的助凝作用更加顯著。
姜成春和查人光等提出將與粉末活性碳聯用處理微污染原水的技術[5,6]。實際運行中發現,投加后,反應池出口處的礬花由絮狀變成片狀。在沉淀池內,二氧化錳顆粒沉降快,分離效果好,沉淀出水的UV254值下降。
用投加取代預氯化,沉淀區內的異味明顯降低。在美,有些取密執安湖水為原水的水廠嘗試用投加代替投加活性碳,結果生產成本下降而出廠水的臭味指標好轉。
如果反應產物二氧化錳未能沉淀除去而進入濾池,則可能粘附到表層濾料上。雖然這種錳砂接觸層起化學催化作用,有利于繼續除鐵、錳,但濾料粒徑、密度及其表面特征等性質發生改變,可能給過濾過程帶來不良影響。
3.對投加技術的探討
3.1 投加點的選擇
一般要求將盡早投入待處理水中,很多水廠的投加點設在取水頭部,這樣能使氧化過程充分進行,很大程度地除去異臭異味、藻類等,并發揮二氧化錳的凝核作用,提高絮凝和沉淀效率。
如果不能在取水口處投加,少要在快速混合前投加。不要將與絮凝劑同時投入水中,否則,兩者之間發生反應,反而降低除異臭、異味和異色及混凝的效果。
3.2 與其他水處理藥劑的投加序列安排
合理安排各種水處理藥劑的投加序列對強化凈化處理關重要。很多水處理藥劑是不能混合投加的,如鋁鹽和氫氧化鈉,陰和陽離子高分子聚合物,氨與氯和鋁鹽等。在實際生產中,要求不宜混和藥劑少3-5min的投加間隔??蓞⒖枷聢D確定各處理藥劑的適宜投加點:
受已建凈水構筑物結構設汁限制,很多水廠無法投加點問3—5min的時間間隔。調整的原則是,投加點1宜盡量提前,投加點2設在處理構筑物前,投加點3程度地遠離投加點2。在針尖大小的鋁絮體形成后再投加陰或非離子型高分子聚合物,可望使絮體生長充分。
如果主要是為除去水的異臭、異味或異色,宜在氯化處理前投加,這樣有利于氧化降解各種前驅物,降低消毒副產物的生成量。對鐵、錳含量高的地下水,氧化處理則應安排在投加之前,使氯氧化除鐵,而主要與錳發生反應,這樣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可處理效果。
在不能單有效控制異臭、異味和異色的情況下,常采取與粉末活性碳聯用的技術。姜成春等發現,與活性碳的作用是協同性質的[5]。生產中要注意的是,活性碳應在氧化反應結束后投加,否則,兩者之間發生如下反應:
增加了和活性碳的消耗量,使生產成本增加。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活性碳的還原作用,不會由于偶然因素而過剩,運行穩定可。
3.3 投加量和投加方法的確定
0.5–2.5mg/L足以氧化大多數有機物。一般0.6—1.2mg/L可使出水TON降不及3的水平。
投加系統將投入水中后,水體變為紫紅粉紅色,氧化反應結束,顏色消失。根據水體顏色的變化,推斷反應接觸時間,并依此調節投加量。
外投加經驗是,允許粉紅色擴展到沉淀池或澄清池2/3水面處,使二氧化錳能在后段沉淀除去。粉紅色必須在濾前消失,否則,濾池易被堵塞。如果投加嚴重過量,殘余會進入管網后繼續反應,使用戶放出水呈黃褐色,帶來衣料染色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處理具有水系特異性。在對特定水體進行處理時,先要進行標準燒杯攪拌實驗,了解是否有效,并初步確定用量。為使處理效果,有時要調節水體pH值。一般規律是,pH值增高,氧化速度加快,投加量可適當減少。
的投加可采取干粉或溶液兩種方式。如果用量超過12kg/d,以干粉式投加為宜。用量不足12kg/d,配制成 4%的溶液后用計量泵投加到管道中與待處理水混合。
本身并不吸收水分,但所含少量雜質會吸潮而結成餅狀,要求在干燥處密封存放備用。溶液的配制濃度不宜過高,以防晶體析出,一般以5%為限度,低則可配成1—2%,視投加總量調節。
外已研制出自動檢測裝置,檢出下限低0.01mg/L殘余。通過安裝自動檢測設備,易于實現對投加操作的精確控制。
4.使用的安全考慮
固體被認為是有毒物質。美研究人員進行的毒理實驗表明,對鼠LD50 700-1830mg/kg。類推到人類,一個體重80公斤的人空腹吞食2.3升5%的溶液可致死。美家建議的安全濃度為200mg/L,超過此值,可能損傷人體組織。
飲用水生產過程中,的使用濃度在安全范圍內,不會帶來任何毒副作用。但應該盡可能適量投加,避免殘余進入管網,產生毒害之外的二次污染問題。特殊情況下,可通過活性碳吸附過量。
粉末及溶液對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要注意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并加強安全教育。
能腐蝕鐵質管道,一般要求對鋼管等進行涂襯保護,或使用塑料管。在決定投加進行預處理前,要充分考察生產環境,控制不利影響。
投加后,絮凝池和沉淀池排泥水的化學組成發生改變,尤其是二氧化錳含量增高,要求對污泥處理和安全排放進行相應調整。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