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鏈接的基礎是識別,生物識別認為每個個體都有的可以測量或可自動識別和驗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面像、虹膜、掌紋、DNA等)或行為方式(如步態、聲紋、筆跡等)。
1.動物如何識別?
與人類指紋類似,犬類鼻紋具有性與穩定不變性,即不存在鼻紋相同的兩只犬、同一只犬的鼻紋亦不會隨著成長而改變。那么其他動物呢?
2.物物的識別。我國2015年已經推出《物聯網標識體系-物品編碼Ecode》,但編碼的數量級能否涵蓋萬物?編碼識別的準確率與效率平衡?改造成本?建立國際物聯網標識體系,實現互聯互通......需要人類更高的智慧。
二、萬物互聯的重點是感知。
物聯網服務的對象是人類社會,所關注的重點是物理世界,感知是物聯網的核心。物聯網面對的是紛繁復雜、變化萬千的客觀物理世界。大量的設備管理需要類似人類社會一樣的組織行為網絡模式,好比我國由10多億人口組成,這需要一套嚴謹的組織與管理體系,使得國家與社會井井有條。物聯網的連接數量是巨大的,據高通預計到2020 年聯網設備數量有望達到 250 億以上,在這種情況之下,勢必要求物聯網的感知體系需要一套類似于人類社會的協同分工體系來支撐——物聯網感知社會理論體系。
若簡單認為物聯網的本質就是“傳感器的采集+通訊網絡的傳輸+計算機的處理",那等于說所有成員的活動聯系,都要由一個指令來指揮,其結果必然是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就算“宇宙計算"存在。